“耶!太好了!”張文亮一點都不掩飾他的興奮。
“你們三個不要太興奮了。你們現在還是大二,基礎課很多,我不讚同你們耽誤學習跑過來跟我泡實驗室。”宋鴻飛警告道。
“放心吧。宋老師,我們都是抽下課時間過來的。絕對不會耽誤學習。”黎海琴連忙解釋道。
張文亮也點了點頭。
“宋老師,我們班上還有幾個同學想過來跟我們一起做實驗。你看他們可不可以過來?”張文亮又問起了一件事。
宋鴻飛不敢開這個口子:“你們也看到了,大三兩個班都是好不容易才安排到專業實驗室去了。來的人如果太多,我這裏安排不了。最多是將你們這個組補充滿。一個組兩三個人是最合適的。六個人必須有比較強的團隊配合意識。再多,實驗就沒法開展了。”
宋鴻飛讀博的時候,他導師的課題組一個方向碩士博士加起來也是五六個人。宋鴻飛這麼分組,其實也是按照那個配置來分配的。
“三個名額暫時夠了。宋老師放心,他們都是對做課題非常有興趣的人。這一陣也跟我們去聽了你的課,特別想加入到課題組來。”張文亮道。
“那還是跟你們一樣,進實驗室先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動手能力提升上來了,才參與到課題裏麵去。”宋鴻飛叮囑道。最近各個課題組進展很快,科研經費自然也燒得非常快。好在宋鴻飛的科研經費都是直接拿生物公司的訂單票據直接去科研處報賬,財務直接將錢打到生物公司的賬戶裏。這麼規範的操作方式,自然讓科研處很放心。每次對宋鴻飛的報賬處理得都挺快。
本來還覺得科研經費比較充實的宋鴻飛,又不得不擔心起科研經費來。
“哎呀,燒錢啊燒錢!這也燒得太快了一點。”宋鴻飛憂心忡忡地自言自語。
省自科與國自科科研基金申報還沒有開啟,就算開啟了申報程序,要申報成功並且拿到經費,那都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要靠縱向課題的經費,似乎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要是能拿個橫向就好了。”宋鴻飛道。
可是潭州科技大學的平台在生科院這一塊還是有些薄弱,在做橫向這一塊,幾乎沒有取得太大的成績。做橫向與做縱向不同。縱向課題,發表幾篇學術論文,差不多就可以結題了。而橫向課題,是企業拿錢出來,讓你去幫他們解決實際的難題的。拿了錢,必須把事做成了。但是誰能有把握一定能夠解決企業的難題?
宋鴻飛到這個時候,才真切體會到研究生階段,指導老師為什麼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麵跑了。原因自然便是,他手下管了那麼多研究生,每實驗室的消耗比燒錢還快,壓力是真的不的。而宋鴻飛現在直接管了兩個班的學生參與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