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期待的訪客】(1 / 2)

(感謝鳳兄厚愛!愛吃白菜的豬成為舵主了,恭喜!謝謝胖、寒夜無心睡眠、愛你一生、綠蘿語、三顧三明)

~~~~~~~~~~~~~~~~~~~~~~~~~~~~~~~~~~~~

張放回到長安,還沒看幾眼帝都繁華,還沒享受半點王侯奢侈,就變成了山居隱士。每早中晚各一個時辰在墓地前靜默祈禱,誦念《孝經》,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日食二餐,清湯寡水,戒葷食素;夜臥硬榻,身蓋薄衾,廬外寒風呼嘯,廬內寒氣逼人。這樣的環境下,能睡得著才怪。

不過,張放主仆三人,卻都能紮紮實實睡著。

阿羆是個能在昆侖山雪峰祼身而眠的怪胎,長安的“倒春寒”對他而言,實在不算什麼。張放也早已打熬出一身筋骨,以雪浴身,三九冬泳都不在話下,這點寒意如何奈何得了他?三才很年輕,比韓氏兄弟大不了幾歲,但身子骨被傷病搞壞了,他是吃不住這寒冷的,能夠睡得著的原因很簡單——阿羆的禾草與張放的被衾全給他蓋上了。

阿羆不需墊禾草,直接睡冷硬地板。張放則隻需兩個時辰睡眠,醒來後就不需要被衾。三人互相支撐,終於熬過這初春的寒意。

對於自己這位“父親”,張放甚至記不清他的模樣,但無可否認的是,他有今日的地位、權勢,俱來自於張臨。就衝這一點,他就應當懷感恩之心,守喪以報。所以張放將守喪之禮執行得很嚴格、很徹底,不欺,不欺心。

而朝廷禮官與杜陵令段會宗,也時不時不打招呼倏然而至,名為探訪,實為監督,看看是否有違製之舉。這並不是針對張放,而是一種監察製度,對所有守喪者都如此。區別隻在於若是平民百姓,監督者就是鄉老一級,是官員的話,就是所在地令長。諸侯一級,則是禮官監督了。

禮官及尹公每次“探訪”過後,回去都要寫奏呈,報告情況。而他們的奏呈,內容驚人地一致“富平共侯世子格守孝令,祀考甚勤”。

至此,外界對這位“不孝”的富平少侯的物議,才稍稍平複了一些。

張放沒去管這些,也無法管,他隻做自己應當做的。

守喪第十日,迎來一位訪客。與之前所有訪客不同,這一位,是張放一直期待的客人。

西平侯世子,於恬。

當張放聞報剛走出草廬時,遠處木屣踢踏聲不絕,一人疾奔而至,還沒到跟前就大叫:“少子,你這家夥,總算回來啦!”

眼前少年與張放差不多年紀,頂多大個一兩歲,長得十分俊俏,很有幾分兩年前張放的模樣,厚厚的白裘,難掩那單薄瘦削的身體。這便是當朝光祿勳、西平侯於永中子,於恬。

在張放觀察對方的同時,於恬也在上下打量他,突然滿麵喜意,拍手大笑:“好極好極,少子,我終於比你俊了!哈哈哈哈!”

跟在後麵的於府仆人們以袖掩口偷笑,張放亦笑而不語,“少子”這個稱呼他知道,這是當年“張放”與一群長安貴權子弟廝混時,互相論年紀排行,他最,故稱少子。這不是秘密,府中知道的人很多。

而關於於恬的底細,張放已令鄧展打聽明白,這家夥的出身、成長甚至樣貌都與“自己”很像。

於恬是宣帝時丞相於定國的孫子,他的父親於永娶了宣帝長女,館陶長公主,誕下二子,次子就是於恬。也就是,張放與於恬是表兄弟。同樣是權貴之後,同樣是子外甥,差不多的年齡……尤其二人樣貌都一般俊美,又同樣喜歡鬥雞走馬,這使得於恬與張放關係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