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做客靈州】(2 / 3)

青琰終於圓了買頭飾的夢,她在東城集市上買了兩個花冠,張放陪著一塊去並付錢。他一直不清楚花冠是什麼,待見到實物後,啞然失笑。原來就是類似後世發卡的女孩頭飾,不過其上綴花飾比後世的發卡繁複得多,質地也有鐵、銅、竹、葦等不同,但沒見到金、銀飾器。銀在漢時稱為“白金”,很少見,金則較昂貴,在靈州這樣的城邑,買主不多,店家自然不敢隨意進貨。若要買,隻能先預訂。

青琰選擇的是竹花冠,但張放認為竹不經用,易斷;青琰遂選鐵花冠,張放又鐵易誘蝕,然後拿起銅花冠,笑道:“就是它了。”

銅花冠最貴,不過當張放看到青琰戴在頭上,陡然由一個假子,變成帶嫵媚的少女,就覺得太值了。不由想像當阿離將花冠戴在青絲上的模樣。

三時間裏,班沅君並未露麵。這可以理解,古時女子可不能隨便與居住府上的男賓私下相見。便是那蘋兒,也隻露過一麵,便未出現。至於主人班大都尉,更未曾聽聞回府消息。

直到這一日……

多日未見的蘋兒再度出現時,張放便知道,上河農都尉,回來了。

張放身著一襲淡藍色的直裾深衣,交領及袖袍繡著深色雲紋彩邊,腰間結係兩條長長絛帶,行動之間,隨風飄動,煞是飄逸灑脫。

這件新衣是張放到靈州後買的,雖然不是寸錦寸金的蜀錦,卻也是絲帛好料,價格不菲。不過張放本就是習慣享受的人,隻要條件允許,絕不委屈自己。剛發了一注橫財,不在衣食方麵改善一下,實在不過去。更何況在有身份人家做客,衣冠整齊也是起碼的尊重。

莫是張放,便是韓氏兄弟、渠良及青琰等人,都買了新衣,還替韓父、韓家兄嫂、阿離、石牛一幹人等都買了。隻不過在這時代,平頭百姓隻能穿麻布葛衣,與你是否有錢無關。

蘋兒在前頭領路,張放跟隨其後。不過他顯然不慣於跟在人屁股後,幾步趕上,與蘋兒走了個並肩,側首笑道:“蘋兒妹妹,這幾日怎麼不見你啊?”

蘋兒翻了個可愛的白眼,微嗔道:“什麼妹妹,好生難聽,我也不比你多少。”

“一日也是啊,我大概……呃,我十三了,妹子芳齡幾何呢?”

蘋兒下意識回應道:“十一……啊,不是不是,我忘了……”臉蛋羞紅,女孩子的生辰,豈可叫人知曉,忍不住又狠狠剜他一眼。

雖然張放並未什麼討好的話,但憑著他拿捏女孩兒的手段,略加逗弄,便將蘋兒哄得咯咯聲不斷。走不到半程,張放已是一口一個“蘋兒妹子”叫得十分親熱,有關班府的情況,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張放不會簡單的認為僅憑班沅君的欣賞,就能派出府上管事,接他們這一大票人大老遠從陀螺山接來靈州,一住三日,管吃管喝管治病。真正的原因應當是班府主人,也就是上河農都尉班況對他產生了興趣,估計十有**是因為自己這個“甘露金童”的形象。

班況既然籍著女兒的由頭大老遠接自己過來,自然是為了詳細了解自己的情況。那麼,張放同樣也得對這位農都尉有所了解。這幾****逛這靈州城,有意無意打探班府尤其是班況的情況,的確得到不少消息,雖然都是盡人皆知的東西,至少令他心裏有了底。此刻再旁敲側擊,從蘋兒嘴裏又掏出不少料,張放心下更為托底了。

班府後宅,走過一道長長的曲折回廊,前方出現一座八角水榭,鬥角飛簷,朱漆立柱。水榭與木廓相連,三麵環池,荷葉田田,微風拂麵,帶著一絲淡淡清香。

水榭亭子裏,或坐或立著兩男一女,男子俱是高冠廣袖,跪坐談笑;女子憑欄而立,似乎在往池裏拋魚食。

蘋兒上前恭敬行禮:“主人、六先生、娘子,張君來了。”

少女轉身,兩名男子停止交談,六道目光一齊看向張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