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何足道哉?(2 / 3)

張獻忠臉色有些陰沉,沒想到革左兩個首領如此不給他臉麵,與革左合兵來,深感各方掣肘太多,遂有獨走之心。

而對賀一龍等人來,張獻忠此人凶暴成性,傲慢桀驁,與兄弟們的脾氣稟性大不相同,越發對他不耐,遂埋下分道揚鑣的伏筆。

隻有左金王賀錦遲疑,此次渡淮北上,是他在壽州吃了潁州參將李栩的虧,就動諸營兄弟北上報複李栩的家鄉。

沒想到還是大敗,革左諸營都有損傷,不好交待。

八大王此次也出兵捧場,他提議北上,於情於理,自己都必須回捧,否則這道義上不過去。

他就道:“大哥二哥擔憂有道理,但八大王的提議也有道理。那睢寧在修路,又靠近運河,市集多,肯定很有油水。我們多派哨騎,果然縣城好打,我們就將城池打下來。不好打,就擄獲鄉裏,那縣城區區鄉勇,還敢出城與我等野戰不成?”

眾人心中一動,是這個理,賀錦繼續道:“睢寧離虹縣也不遠,也就是百裏路,咱們可以快去快回。至於路不好走,就少帶輜重,多以馬隊精騎。虹縣這邊也不要停,沒事就打著。”

眾人都是點頭,張獻忠更哈哈大笑道:“左金王得好啊,咱老子也是這樣想。那邊能修路,肯定縣城地方都很富裕,如果縣城不好打,咱就不打,搶掠地方。如果是軟柿子,就把縣城打下來。”

他狂笑道:“那縣官肯修路,也不算貪官,咱老子就給他留一個全屍,哈哈哈哈。”

眾賊都是決斷之人,當下就這樣決定,又商議出兵的人數。

他們兵馬不少,各營都有二三千的精騎,幾萬的馬隊步卒,當然不可能都帶出老巢。

他們合兵渡過淮河時,共出動精騎五千,還有一萬五千的馬兵步兵,再廝養隊伍一萬多人,餘者留守在英、霍山中。

不過潁州一戰,精騎馬隊還好,步卒與廝養損失了好幾千人,東掠蒙、宿、靈、虹等地後,現在補充得差不多,特別廝養又多幾千人。

就決定帶精騎三千北上,六營各五百騎,又有馬兵步兵七千人,一萬廝養隊伍,合計共二萬人。

餘者二千精騎,八千馬步,還有幾千的廝養繼續留在虹縣這邊,以大將看著,繼續打,不要停。

不類李闖,革左、張獻忠等人基本不用火銃火炮,但火藥是有攜帶的,攻城時以鐵鍬鋼釺在牆上鑿出大洞,將幾百斤火藥放置其中,扯開綢子做成引信,長幾十丈。

又用劈開的大毛竹合住,上麵覆蓋厚厚一層土,最後點燃,往往半麵城牆都會飛上空。

金銀布帛也要帶的,未慮勝先慮敗,不論革左還是張獻忠等人這點都做得非常好。

他們作戰風格,如果要逃跑了,慮追兵躡至,多以金帛遺地,兵利其以有,亦不窮追。

或者望勁兵至,佯棄輜重走,民兵嗜利爭取之,就殺個回馬槍,往往大勝。

所以該帶的金銀財寶要帶著,以防萬一。

又定出兵的日子,就是明一早。

眾劇賊商議著,各人部將義子在旁聽著,這種軍略大事,素來沒有他們話的份。

特別對張獻忠部下來,凡一切偵查、紮營、布陣、出兵事宜,很多都是八大王自己安排。不營中高級將領,便是他的義子們,往往都隻有聽令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