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昭烈皇帝劉備
劉備的一生是相當的坎坷,他先後投靠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以及劉表等多多個諸侯,撚轉於幽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荊州以及益州等多地。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劉備基本上都轉過,他做過老大,也曾經被別人拉下馬來,他打過勝仗,正麵擊退過曹操,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被虐,但劉備從未放棄過,他不惜三顧茅廬,最終請出了諸葛亮,得到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封王稱帝最終建立了蜀漢。
劉備的一生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作為一名君主,他對待自己麾下的臣子和百姓夠仁夠義,能夠讓他人生死相隨,為了追隨劉備,關羽拒絕了曹操的拉攏,諸葛亮無視了張昭的善意,就連荊州的百姓們也毫無怨言的追隨劉備辛苦南下。
當然了劉備不是沒有缺點,相反他在軍事、謀略、政治以及外交等各方麵都不是很出彩,但劉備具有著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這在整個中國曆史上都是很罕見的。
No.2吳太祖大皇帝孫權
孫權晚年的昏暈並不能夠遮掩他在早先綻放出的光輝。孫權在剛剛掌權時,內部不穩,外部還有曹操、劉表等大諸侯們虎視眈眈,而孫權才不到二十歲,然而幾年後孫權就穩定了內部,並且開始對荊州的入侵,最終殺死了黃祖,為自己的父親孫堅複仇了。
孫權在曆史上討伐荊州的步伐最終還是慢給了曹操,曹操在同時間內平定了北方四州,而孫權則被阻於江夏之外,其直接結果就是曹操搶在孫權之前攻占了荊州,差點將江東推入了滅亡的深淵,然而就在這種絕境下孫權並沒有放棄,他重用周瑜、魯肅,聯合劉備,最終在赤壁擊潰了來犯的曹軍,攻下江陵,逆轉了局勢。之後孫權進一步奪取了交州,又通過外交手段將劉備和曹丕都玩弄於手掌之中,安穩的拿下了荊州,輕鬆封王,避難了被兩麵夾擊的局麵。
孫權在孫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孫吳的地盤,從揚州一州之地擴張為了揚州、荊州、交州三州之地,並且聯合蜀漢對抗曹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麵,在外交和軍事的對決上劉備可以說完敗給了孫權,所以這裏將孫權排在了劉備之前。
No.1魏武帝曹操
曹操在曆史上是魏國的實際奠基者,他通過多年的奮鬥,先後占據了兗、豫、徐三州為首的中原地帶,又擊潰袁氏,奪取了北方四州,西征平定韓遂、馬超之亂,派夏侯淵占據了涼州、關中一帶,曹操在後期占據原東漢幽州、並州、青州、冀州、司隸、兗州、徐州、豫州、涼州等九州之地,外加揚州和荊州的北部,是當時勢力和地盤最強最大的諸侯,北方毫無疑問的霸主,南方的孫權和劉備隻能依靠聯合才能與曹操對峙。
盡管曆史上曹操在一些事情方麵做的有些出格,但這並不能否認曹操的英明,在軍事、政治以、謀略以及文采各方麵,曹操都能夠在當時占據一席之地,作為一名君主,曹魏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袖,他不拘一格降人才,提拔親族,麾下在當時是人才濟濟,文武大才橫出不窮。可惜的是曹操數次都沒拿抓住機會,未能在大好機會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以曹操的表現和影響力,三國第一人非他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