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袁術、王允】
和袁、曹等人相比,董卓、袁術以及王允等人都有著機會製霸中央,從而奪取大業。董卓在曆史上趁著十常侍之亂,宦官、外戚兩敗俱傷之際進入洛陽,得以控製天子,掌控朝政,實際上成為了漢室江山的主宰者。
然而董卓本人過於殘暴,又大舉任用和自己相性不和的黨人,還廢立君王,結果遭到了天下諸侯的群起討伐,其中為主的基本都是董卓早先親自任命的黨人派,董卓在早期的作戰中占據上風,後來卻被孫堅所擊敗,還丟失了舊都洛陽,後來被王允以及義子呂布合謀刺殺,就此大業夢碎。
曆史上袁術也是有機會製霸中央的,當年袁術雖然參與了反董聯軍,卻非常有先見之明的沒有去聯合自己的兄長袁紹,也沒有去酸棗會盟,而是等來了孫堅,自樹一幟。後來孫堅在袁紹缺糧無力再戰,酸棗聯軍解散的情況下,三戰三捷,擊潰呂布,擊敗董卓,奪回了洛陽,袁術、孫堅等人本來可以乘勢再進一步,甚至攻入關中,殺入長安,消滅董卓,奪回天子,然而袁紹卻在此時派周昂襲擊孫堅後方,使得袁術、孫堅被迫中斷了對董卓的攻勢。如果曆史上袁紹沒來拖自己弟弟的後腿,孫堅再接著攻克長安,奪回天子的話,袁術作為反董聯軍的一員,也可以名正言順執掌中樞的。
王允作為漢室的重臣之一,他在除去董卓之後,也是有機會重振漢室的,然而王允掌權之後過於正直迂腐,在西涼軍內部大頭中郎將都死的死,降的降的情況下依然沒能處理好相關問題,最終被李傕等人反殺,漢室的複興也變成了僅僅隻有一個月的美夢。
在漢末初期,漢室的權威還在,所以董卓、袁術以及王允等人如果占據中央,擁有著大義,憑借著漢室的威嚴還是有很大機會實現大業的,可惜的是董卓和王允沒能把握好機會,而袁術則因為自己哥哥袁紹的緣故幹脆失去了措手可得的機會。
【其他諸侯】
漢末三國時期,除了上述列舉的諸侯,就包括劉備以及孫權等人,他們距離大業的距離都是相當遙遠的。
比如劉備,他當年想恢複漢室,一統天下,隻能走隆中對路線,可惜曆史上因為劉備沒能處理好和孫權之間的關係,使得後期蜀漢偏離隆中對的規劃方針過遠,等到諸葛亮掌權的時候蜀漢想一統希望已經隻剩下理論上的可能了。
而孫權想一統天下按照魯肅等人規劃需要先南後北,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孫權要在曹操之前奪取荊州,然而曆史上孫權才消滅了黃祖,曹操就已經南下了,江東集團被迫改變了方針,與劉備聯合對抗曹操,後來劉備做大,局勢變成了三足鼎立,孫權想一統天下也變得基本不可能了。
餘下的劉表、劉焉、公孫瓚、陶謙以及呂布等人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