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那些帝王家族們(下)(1 / 2)

【孫家】

孫家在曆史上很多地方與曹氏都有些類似,初代的孫堅也是起於貧寒,經過不懈的努力,發展壯大,最後給孫策和孫權打下了基礎。

孫堅家雖然在揚州吳郡估計也有一些能量,但他的家族在當時並不是什麼大族,這從孫堅的長輩情況就可以看出來,基本就沒有一個做過高官的。孫家的發揚壯大還是起源於孫堅,黃巾大起義之時,孫堅得到了中郎將朱儁的賞識,帶兵隨其平定叛亂,後隨張溫討伐韓遂等人,獨自南下討伐區星等人的叛亂,後聯軍伐董時,孫堅在袁術的支援下,三戰三捷,擊敗了董卓、呂布等人,收複了舊都洛陽。後來,孫堅死於討伐劉表的作戰。

在孫策的長大的時候,孫家已經初步形成了勢力,並不能再說是寒族了。當時擔任豫州刺史的孫堅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孫賁繼承了豫州刺史的地位,後來還代理過征虜將軍、擔任過九江太守,孫香也官至汝南太守,孫堅死後,孫家在袁術勢力中勢力依然很大,這也為日後孫策奪取江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類似於曹家和宦官勢力,孫家的崛起相當程度上也起於袁術,如果沒有袁術幫助的話,日後未必有大勝董卓的孫文台和江東小霸王,當年袁紹和酸棗聯軍為什麼戰績慘淡,就和韓馥的支援不靠譜有著直接關係,而曹操同樣慘敗給徐榮後為什麼不能翻身就是因為他後麵沒有袁術的補給,孫策南下江東最初也是憑借著袁術的支持。

但萬事有利有弊,孫家借助袁術的旗號得以崛起,也因為後來袁術企圖稱帝導致名聲惡化,袁術的聲望在早期還是不錯的,不過後來他的野心越來越明顯,名聲也越來越差,所以孫策借助他的名義討伐江東時就遭到了很多世家的反對,最終孫策和袁術一刀兩斷,徹底決裂。

等到了孫權時期,孫策已經打下了江東,雄踞一方,他的基礎就要比自己的父親和哥哥好太多了。綜合來說,孫家在孫堅時期屬於寒族,在孫策時期雖然還不是名門,但至少也是中流家族了,已經有了足夠的聲望和基礎,孫權時期就更不必說了。

【司馬家】

相比曹家和孫家,司馬家一開始就可以算是一個名門望族,在司隸河內郡溫縣地位很高,代代都有人才出,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

在曹操時期,司馬家出名的不僅有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兄長司馬朗、弟弟司馬孚,還有一個族人司馬芝。其中,當時(曹操時期)司馬朗官至兗州刺史,司馬懿、司馬孚共同輔佐太子曹丕,司馬芝也曆任多地的太守。所以說司馬家是不折不扣的名門世家,在漢末也隻是不如汝南袁家以及弘農楊家這些四世三公的大家族罷了。

曆史上司馬朗去世的早,所以司馬懿實際上後來是司馬家的老大哥,也是他將司馬家帶入了巔峰,司馬懿臨死前,魏國已經實際上被司馬家所掌握,經過司馬師、司馬昭等人的繼續發展,最終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完成了朝代的更替,司馬家也成為了新的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