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天下大局(終)(1 / 2)

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漢建立魏朝,次年,劉備於成(cheng)都稱帝,延續漢室,後世稱為蜀漢,黃龍元年(229),孫權於武昌稱帝,正式建立孫吳。

景元四年十二月(264),劉禪投降,蜀漢亡國;泰始元年(266),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曹魏滅亡,西晉開始;太康元年(280),西晉滅吳,完成了天下的一統。

【曹魏的發展和覆滅】

延康元年(220),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建立了魏朝,也就是三國之中的曹魏,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是曹魏曆史上僅有的兩位實權皇帝,後麵的曹奐、曹髦以及曹芳都屬於傀儡皇帝,有名而無實。

在曹丕時期,其外部環境非常優越,因為孫吳和蜀漢的內杠,北方遊牧民族也尚未崛起,所以曹丕可以肆意的找孫權麻煩,以強勢的國力壓製孫吳。

等到了曹睿時期,鮮卑、遼東、蜀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鮮卑在柯比能的帶領下開始崛起,遼東野心勃勃的公孫淵取代其軟弱的叔父公孫恭,諸葛亮發展內政,平定南中,也恢複了國力,再加上孫吳的威脅,曹睿的外部局勢是相當的惡劣,在曹睿時期,曹魏總體上處於防禦態勢,後來柯比能、諸葛亮等都去世了,曹睿派司馬懿平定了遼東,外部局勢才扭轉了過來。

然而在曹睿後期,因為劉放等人的幹擾,曹睿臨終時讓司馬懿和曹爽掌權,輔佐年幼的曹芳,曹爽卻借機大肆攬權,後來甚至幽禁郭太後,企圖某亂,其他大臣們不得已選擇幫助司馬懿對抗曹爽。高平陵政變後,曹魏變成了司馬魏,大權旁落於司馬家之手。

司馬懿死後,其長子司馬師廢掉曹芳,改立曹髦,在司馬昭封公後,曹髦壯烈的發動了甘露政變,雖然失敗了,但也迫使司馬昭放棄了已經到手的晉公和丞相之位,曹魏的最後一位皇帝曹奐則是完全的傀儡皇帝,司馬昭死後,其長子司馬炎於泰始元年(266)改朝換代,在魏國的基礎上建立晉朝。

【蜀漢的發展和覆滅】

曹丕稱帝後,劉備為了延續漢室,於次年,章武元年(221)在成(cheng)都稱帝,成為蜀漢的開國君主。劉備的稱帝後就關羽複仇,奪回荊州,而發動了伐吳作戰,結果在夷陵慘敗於陸遜之手,不久便病逝於白帝城。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蜀漢進入了諸葛亮時代。當時,蜀漢先是關羽在荊州失敗,接著上庸等地因為孟達反叛而失去,最後劉備又是一場夷陵慘敗,領土、人才都流失嚴重,南方還有著南中地區的大規模叛亂,諸葛亮掌權之初可謂是憂患重重。

在這種局麵下,諸葛亮先是集中休養生息,恢複國力,聯絡孫吳,重整同盟,後才出兵一舉平定了南中雍闓等人的叛亂。曹丕去世後,諸葛亮北上漢中,準備開始北伐,他先是試圖誘反孟達,後是五次親自領兵北伐,可惜都沒能成功,最終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死前,確定蔣琬和費禕作為其的繼承者,蔣琬和費禕雖然延續了北伐的政策,但北伐的規模卻大為減小,在二者的管理下蜀漢國力一直保持的相當不錯,曹爽曾經興兵討伐漢中,結果卻是大敗而歸。

延熙十六年(253)費禕遭到刺殺身亡,費禕死後,蜀漢開始衰落,當時的尚書令陳衹一方麵聯絡宦官,另一方麵縱容薑維北伐,此後蜀漢北伐的規模大為擴張,國力消耗嚴重,陳衹死後,宦官黃皓開始掌權亂政,蜀漢國內局勢也江河日下。

在薑維北伐後期,遭遇了鄧艾,兩度慘敗於敵手,內部又與黃皓不和,雙方矛盾加劇,當時的後主劉禪也是相當的昏暈無能,做出非常多的昏暈之事,蜀漢最終被鄧艾和鍾會所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