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吐了一口氣,劉凡終於停了下來,坐在地上的六用力地將殘破不堪的衣服盡力覆蓋著裸露的地方,眼神中充滿了委屈、疑惑與不解,其畫麵充滿了曖昧與gay的氛圍,“知道少爺為什麼踢你嗎?”劉凡開始對六進行人道教育。
“人不知知錯了。”看到少爺不善的眼神,六機智地認錯了。
“等著吧,明有好戲瞧嘍,”劉凡冷笑著,“哦,對了,你殿後,走前先把這個旺旺財叫醒哦,哈哈”吩咐完,劉凡笑著離開了案發現場,獨留下淚眼朦朧的六
第二清晨,輕易不肯早起的劉凡,饒有雅興地推開窗,一股冷風灌進來,目力所及,竟是下雪了,隻見那樹梢、屋簷上的白雪可謂皚皚不消,給人一種涼瑩瑩的撫慰。
劉凡伸了個懶腰,感受著這股刺骨的清涼,微微一笑,六也端來了熱水,伺候劉凡洗漱、擦臉。
會試的考場仍是在考棚進行,隻是大雪皚皚,那考棚滲入消融的雪水,冰冷刺骨。考生們紛紛進入考場,等著主考官發布題目。
正等著,一個胥吏從外麵快步跑了進來,在一名學正耳邊聲了幾句,結果學正頓時大怒:“豎子安敢如此?!簡簡直辱沒斯文!”完便帶著幾個胥吏出了考場,不多時考場內便散發起了道消息:據彭城侯的兒子昨晚獸性大發,強行要與自己的廝做那苟且之事,廝寧死不從,那姓周的子竟霸王硬上弓,聽現在主仆二人仍裸露於床上鏖戰,學正大人便是去清理門戶了,欲將這個斯文敗類趕出國子監
劉凡聽到這個消息時,萬分不解且十分厭惡道:“世風日下、辱沒斯文啊!”端起茶盞掩飾內心的痛快,品茶時露出一絲冷笑,喝下香茗細不可聞道:“這僅僅隻是前戲呢!”
不多時,考題出來了:‘言顧行,君子胡不慥慥爾!’。這句話出自中庸,原文本是‘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結果這題目硬生生的截去了中間的那一句‘行顧言’,表麵上隻是截去了中間,似乎也沒什麼影響,可是少了這三個字,意思就大大不同了。相差幾個字,文意就變了,可問題就在於,文章這東西必須萬變不離其宗,管你題意如何,你總得把話圓,考官就算拿出一個無厘頭式的題來,你也得寫出一篇花團錦簇且規規矩矩的文章來,而且必須講出做人、治家、最後平下的道理來,無論如何都要擺出一副“為了祖國”而憂國憂民的神態來。
會試這一次放出的題,較平時的題目也算是難了些,這個題的大意是:話時要顧慮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時也要顧慮到與自己所的話,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篤行實踐,做到言行合一呢?其實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信。所謂的言必行、行必果,言行要一致罷了。
按理,這樣的題目似乎很好寫的。圍繞這個主旨展開就是,可偏偏蛋疼菊緊的是,劉凡他,從來沒寫過文言文!劉凡他寧可剽竊,不,是作詩,也不願意寫這文言文,這完全不屬於劉凡的發揮空間,畢竟劉凡的現代思維占著主導地位,前世又沒做過多少文言文訓練,好不容易有些文言文類型的題目,他也全部拜托度娘了,這也是劉凡此刻懊悔的主要原因。京城會試壓力大,不過也好在題目不是太難,劉凡在會試前也曾臨時抱佛腳——翻閱過前幾屆會試的考題,及參考答案和榜首答案。可即便如此,劉凡依然鴨梨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