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搭有個戲台,不是有人上去書,便有姑娘在上麵坐著彈琵琶,或者有舞娘在上麵濃裝豔舞。
來這裏的人話,很少有嗓門極的,因為這裏嘈雜,尤其坐在中間的位置,話聲太,就怕人聽不見。所以談事的大多選擇臨海的長廊,挑僻靜的位置坐下。
茶樓裏的二十分吃香,不管有用沒用的,聽的消息極多,時不時會有客人花銀子向他們打探些道消息。
一個三十出頭的青衣二,為他們送上茶過來,擺在黑色的茶桌上,笑道:“二位爺是南平來的?”
“正是。昨才到。上次進的南海金柚很受歡迎,所以我們這次過來還想再進些回去。”陌阡聲音微沙地道。
“二哥。有什麼新鮮的消息沒有?”陌裏拿出一塊碎銀往二麵前一拋。
這二長得秀眉細眼,看著很精明,搭訕的目的正是在此,為茶客提供道消息,不論真假,賺的都是外快,又不必為消息的真假負責。無論得到的銀子有多少,都是上掉的。他笑著接住銀子,微微一掂,客人出手不算太氣,沒有隻拿些散銅錢打發他,這碎銀有近半兩重,是筆極不錯的收入。把銀子揣進懷裏,眉開眼笑地道:“不知你們可有聽會京城安平府的事?”
陌裏翻翻眼睛,“會京城安平府的事怎麼傳到南海來了?”
二擺下手,神秘地道:“你們不知道吧?安平府的三姐去東平州遊玩,進了不少貨運往南平。”到這裏,他頓一頓,“你們從南平來的路上沒聽?”
陌阡笑道,“我們從南平到南海,人家是的貨從東平到南平,這方向都不一樣啊。”
二撓下頭,“是呀。我倒忘記了你們走的方向不同。”
“接著你剛的。”陌裏道。
“聽那三姐進了很多布匹、陶瓷、茶葉和酒,都是她親戚家範家產的,還進了很多東平特產,還要進購神嵯口的臘豬。你她是置辦年貨回京過年吧。可是貨物都讓人一車一車的送往近南縣她的商鋪。難道南平州很缺這些?”二探問。
陌阡擺擺手,“不可能。南平州並不缺這些。恐怕是她和親戚合作,進貨成本低吧?”
二細眼微虛,頭,“人們都這麼。”
“沒別的大戶人家的新鮮事?還是什麼商訊?”陌裏掄他一眼,有些失望。
二覺得有些對不住人家的銀子,撓下頭,四下看看,聲道:“聽成國府家的六姑娘在金銀島上采了不少礦石。這兩怕是要回南平。你們可知道成國府家的六姑娘?”
這家茶樓的二都有這特別的本事,一邊給人提供消息,一邊向客人挖掘新的消息。來吃茶的客人,一邊想知道些新鮮的事,所以一般都不吝嗇知道的事情,信息互換,以求探聽到更多的消息。
打賞銀子給二,隻是開端,真要打探到有價值的,還在於擅於和二互換消息。
陌阡笑道,“誰不知道成國府的六姑娘呀?在中遠縣可是遠近聞名。聽她會些岐黃之術,因她的用心治療,鄭家世子的毛病漸漸有所好轉。”
二笑道,“難怪呀。她又親自來南海采礦石。”
“莫不是她采到了什麼好東西?所以要回去了?”陌裏問。
二道,“不知道為什麼要回去了。聽一大早他們的下人在開始往後門處裝馬車。那些石頭,藥材都要運走的。”
陌裏看實在問不太出來什麼,便笑道:“我們喝會茶,出去辦些事,下午再來。到時你若有新的消息,可得再告訴我們。把我們的茶錢先結了吧。”
二頭道:“也許下午你晚些來,能聽到更多的事。下午你們來記得找我,大家都叫我吳老二。茶錢一共是一兩五。”
陌裏拿出塊碎銀交給吳老二,“不必找了,餘下的賞給你。”
“二位爺慢用。”吳老二高興地把白色的毛巾往肩上一搭,向大廳裏走去交帳。
兄弟倆吃會茶,吃了盤子裏的東西,起身離開了這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