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類推。出泉州港,沿半島珠鏈,北上大淩港,當是北海道。出泉州港,過州胡,穿對馬,入博多港,稱東海道。繞行築紫列島,順下荒洲諸港,乃至葉調等國,便是外海道。
沿途港津,星羅棋布。或歸幕府,或歸封國。皆出薊王治下。下雄兵,除並涼之人、匈奴屠各、湟中義從、八種西羌。又添,挹婁廬士、築紫蛇兵、荒洲山夷、嶺南犀甲、象林象兵、方國開山,不一而足。
薊國精銳,諸如,白毦精卒、無當飛軍、麴氏先登、鮮卑王騎、西烏鐵騎、安次突騎、鼉龍騎、虎步營、飛翼衛、陷陣營等,皆聞名遐邇。
另有屬國強兵,烏桓突騎,高車遊騎等,自帶,下有變。薊王一聲令下,便可群起響應。席卷中原,定鼎神器。不過彈指一揮間。
夏日炎炎,暑氣漸起。“雪藕調冰,浮瓜沉李”。九重錯落薊王宮,重簷寄景,壁隔山水。清熱消暑,身心俱爽。
薊王“逢婚必媵”,早錄《薊法》。
北宮易遷東殿二重,上元、雲華,二妃殿。
二妃,初為人母,產後體虛。謹遵華貴妃醫囑。修身養性,四時滋補,兩耳不聞窗外事,更不出宮門半步。
時,王母遣使覲見,求立靖陵司金館。西王母所求,薊王無有不許。
遂遣國中良匠,於靖陵城,造安金台,築司金館。
王母另遣墉宮九玉女,執事靖陵安金台。
安法興、郭蜜香、紀維容、田四非、李方明、宋靈賓、杜蘭香、吳紫玉、萼綠華,九玉女已至國中多時。欲求見二妃當麵。皆被上元婉拒。
畢竟師出同門。且西王母,今為母國之主。邦交為重。於是,元妃傳語南宮少府。請九玉女,入宮相見。
又因,二妃,宜靜不宜動。故,改南宮披香殿,為北宮易遷殿。
宮儀如舊。沐浴更衣,錄入診籍。九玉女,入易遷殿。
“拜見王妃。”來時,九玉女已先習薊宮儀。“單呼氏,眾稱秩”。上元、雲華,皆為王妃,故稱秩,不呼氏。
“玉女,免禮。”琉璃壁後,二妃豔壓群芳。“玉女”,亦是泛稱。
見王子登率瑤光美人,陪坐側席。九玉女,又與七玉女,相互見禮。
先前,墉宮七玉女,今為瑤光七美人。內外煥然一新,與九玉女,涇渭分明。
仙門與王家,終歸不同。
“北國何如?”華妃笑問。
“與昆侖,大不同。”安法興柔聲答曰。
“高下如何?”華妃又問。
“‘各有所長’。”紀維容答曰。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華妃出口成章:“夫君,漢室明主。‘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
“華妃所言是也。”安法興、紀維容,領九玉女盈盈下拜。
二妃,句句不離家國。
內外之分,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