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刺背(2 / 3)

卡洛斯政府罷工後,更是加劇了這一情況。幾乎每都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拖家帶口,離開這片令人絕望的土地。

當地人都活不下去,被逼跑路了,想要就地籌集幾十萬俄軍的軍需,簡直就是癡人夢。

“好的,司令官閣下。”

完,侍從官轉身正欲離開,奧金涅茨上將突然開口叫道:“等一等。”

“不需要催了,國內多半是發生了重大變故,一時半會兒怕是顧不上我們了。

直接發電給盟軍司令部,詳細明我們所麵臨的困境,請求物資援助。”

坦率的,但凡是有其他選擇,奧金涅茨上將是不會走上這一步的。

盟軍司令部雖然名義上駐法俄軍的上級,但這個機構早在反法戰爭結束時,就退化成了一個交流聯絡機構。

盡管還擁有著名義上的管轄權,但那隻是政治需要。實質上俄軍的行動,早就不受盟軍司令部約束。

有這個名義在,俄軍確實可以向盟軍司令部求助。出於壓製法蘭西的需要,維也納政府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一旦拿了盟軍司令部的錢糧,駐法俄軍再想要保持現在的獨立地位就不可能了。

如果隻是涉及到前線這幾十萬俄軍獨立軍事指揮權的問題,那麼窮得叮當響的沙皇政府,估計早就賣給維也納政府了。

大不了當一回雇傭兵,曆史上又不是沒有先例,隻要價錢給到位了,沙皇政府是不會介意的。

問題在於盟軍司令部一旦介入,問題就變複雜了。既然盟軍司令部拿到了俄軍的指揮權,那麼其他國家駐軍的指揮權是不是也該移交?

不用懷疑,沒有俄羅斯帝國這個刺頭領頭,其他反法同盟成員國根本就不可能拒絕維也納的意誌。

奧金涅茨上將雖然不是專業政客,但他既然能夠爬到現在的位置上,肯定也不會是政治白。

憑借個人的政治嗅覺,他就知道一旦讓盟軍司令部掌控實權,後果會非常的嚴重。

俄奧是盟友不假,但是不等於俄羅斯帝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盟友。

在普通人看來,反正都是維也納政府當家做主,這其中的差別不大,但是奧金涅茨上將知道這裏麵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曾經的奧地利帝國雖然強大,但是和俄羅斯帝國的實力差距並不是太大,兩國自然可以成為好盟友。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盡管內心深處不願意承認,但是奧金涅茨上將也知道俄羅斯和神羅的實力差距,已經徹底拉開了。

究竟是相差“兩倍”,還是“三倍”,又或者是更多?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總之,俄羅斯帝國確確實實落後了。

作為一個老派帝國,俄羅斯自然不願意淪為神羅的弟。據奧金涅茨上將所知,為了擺脫神羅的經濟控製,暗地裏沙皇政府可沒有少做努力。

眼下自己將駐法俄軍指揮權送過去,在政治上那絕對是一大敗筆,未來少不了被穿鞋。

知道歸知道,奧金涅茨上將仍然沒有更多的選擇。國內的官僚在拖後腿,要是不找一個靠山,後麵的仗還怎麼打?

要知道他現在可是戴罪立功,戰場上打贏了還好;要是打輸了,軍事法庭絕對是要走上一遭的。

奧金涅茨上將在國內的根基不夠穩固,提拔他的伊萬諾夫元帥已經見了上帝,高層中幫忙話的都沒有,上了軍事法庭絕對是涼涼。

對奧金涅茨個人而言,向盟軍司令部靠攏明顯更有保障。憑借俄羅斯帝國在聯盟中地位,加上這次的政治站隊,他最起碼能夠撈上一個盟軍副司令的職務。

有了這層護身符在,他就是俄羅斯帝國在盟軍司令部中最高層次的軍官,隻要沙皇政府還想要保持在盟軍中的話語權,就隻能捏造鼻子認了。

至於秋後算賬,最多也不過是回國後要坐冷板凳。不可能更多了,要不然就是沙皇政府自己打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