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漁翁現(3 / 3)

路易斯臉色一變,他怎麼聽不出來言外之意。可是這次戰爭確實沒有經過內閣的批準,盡管在殖民擴張中這都是正常操作,屬於合法行為。

但這種情況下,內閣就不需要為戰爭負責,而殖民部和開普敦殖民政府就要承擔全部責任。

這可不是路易斯想要的,功勞可以一起領,但是責任還是讓殖民地的官員承擔吧,他可不想把自己和他們綁在一起。

這是一個政客的生存本能,如果不會推卸責任,那麼就不要去做事。多做多錯,這是必然發生的結果。

路易斯急忙推脫道:“首相閣下,這次戰爭完全是一個意外,事先我們殖民部也不知情。具體情況,還是等開普敦總督的詳細報告吧!

既然已經確定了奧地利人要幹預,那麼我們就必須要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如果海軍能夠封鎖敵饒海岸線,這次戰爭就穩了。”

見火燒到了自己頭上,海軍大臣羅伯特譏諷道:“路易斯爵士,你不會不知道兩個布爾共和國都是內陸國家,你要皇家海軍封鎖哪個港口?”

皇家海軍雖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他們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至少要封鎖住布爾共和國,他們就做不到。

打開地圖就知道,布爾人已經和奧屬非洲殖民地接壤了。要封鎖他們就必須要封鎖奧屬非洲,這個海岸線也不是太長,就那麼幾千公裏。

如果奧地利海軍不存在,皇家海軍集體出動,就差不多可以做到了。這還要法國人和葡萄牙人配合,不然資本家們不會介意路遠。

對一塊大陸來,所謂的封鎖就是一個笑話。至少在19世紀是如此,除了先不足的南極洲和澳洲,別的幾個大洲都不怕封鎖。

不要看非洲大陸上沒有工業,就以為建立不起來工業了。有人、有資源、有技術,隻要維也納政府願意,兩三年內就可以催生出一個初級的工業體係。

看著狼狽的路易斯,本傑明心中的怒氣消了不少,事已至此還是趕快善後的。

不然真要是輸了戰爭,他們內閣也不會有好日子過。把責任推得再幹淨,一個無能的帽子還是摘不掉的。

很多時候啼笑皆非的政策出爐,不是政客們不知道,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為之。

本傑明嚴肅的道:“好了,路易斯爵士。你們殖民部還是盡快拿出作戰方案來,必須要打贏這場戰爭。”

在南非地區作戰,他們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奧地利的勢力剛剛深入過來沒多久,而他們已經在當地經營了數十年。

能夠在當地投入的兵力,遠超奧地利能夠投入的兵力,隻要速度夠快,或許在奧地利援兵抵達前就結束了戰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眼看英奧兩國就要幹起來了,拿破侖三世也不甘寂寞。一麵給維也納政府加油打氣,一麵又加快了在意大利地區的擴張的步伐。

英奧在南非地區的博弈,牽製住了兩國大部分的精力,這就給法國人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一刻再也沒有人有實力幹預他們吞並意大利地區,沒得談不攏就武力強上了。

從英布戰爭爆發開始,法國人就增加了在意大利各邦國的駐軍,威脅之意已經展露無遺。

如果不是顧及國際社會的影響,拿破侖三世已經坐上意大利皇位了,現在就差最後一步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