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賺錢隻是意外(2 / 3)

普通家庭就幾個燈泡,通常還隻會開一個,一個月最多也就幾度電,電費也就幾個先令。

貴主要是在供電設備上,導致開戶費用很高。光成本最少也需要數十神盾,普通民眾根本就負擔不起,成為電力普及的最大障礙。

這還是安裝率高的情況下,如果片區安裝率低,沒準這個成本會高達上千神盾。

畢竟,一家人用電也必須拉一條線,幾十家用電還是隻需要一條線,開戶數量越多人均攤銷就越低。

不管怎麼,隻要這些合同變為了現實,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就拿到了一張長期飯票。

那怕是這些子公司盈利能力不咋地,光靠給他們提供技術服務,賣配套的電力設備,都足以令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吃飽了。

就算是什麼也不幹,鹹魚到21世紀,那也是一家世界五百強。幸好這個年代沒有人想那麼多,不然這些生意可沒有這麼容易拿到手。

不應該是拿,好像都是對方送貨上門的。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都沒有出去跑業務,客戶就主動上門了。

鹹魚思想是要不得的,不思進取的公司,怎麼能夠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呢?

“告訴馬克奧立弗,讓他們再接再厲,盡可能多的跑馬圈地。趁著沒有巨頭介入,把更多的城市拉進來。

另外對公司進行包裝一下,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不僅僅隻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而是一家有偉大理想的企業。

我們的目標是:讓這個世界亮起來,賺錢隻是一個意外。

如果某些合作夥伴有疑慮,可以讓他們在子公司中占大股。總之,現在要盡快擴張,早日完成歐洲戰略布局,然後把觸手伸到全世界。”

壟斷電力供應是不可能的,現在能夠做的隻是靠先手優勢,把城市給圈地了。

至於農村,賠錢的生意,那是政府的事情,暫時不在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的規劃中,未來就不定了。

這種公共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未來各國政府都會限製利潤的,不然唾沫星子都能夠殺人。

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把農村用電考慮進去了。新增加的建設、維護費用,直接攤薄了子公司的利潤。

不再是暴利行業,民眾自然不會噴了。保留十幾個點的合理利潤,誰都沒有話。

況且,子公司利潤降低,不等於總公司利潤也降低了。分紅少了,設備後期維護費用、采購的配件費用又上去了。

就算是有人喊電力國有化,也要看地方政府敢不敢接盤。私企變國企增加的成本可不是十幾點,賺錢的企業變成賠錢的企業,一點兒都不奇怪。

要是有政府收歸國有,弗朗茨也不介意賣個好價錢。有背景的企業,從來都不擔心被生吞了。這是合法企業,想要國有化必須要按照規矩來,政府溢價收購企業股份。

反正在此之前,早就賺夠了。附帶著在其他方麵獲得的收益,可能還要直接利潤多得多。

這是財團的優勢,一項產業帶動一係列產業。就算是表麵上虧損的產業,在其他方麵也賺了回來。

……

“這裏就是不夜城,果然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不是東京能比的!”

“那當然,全世界也就倫敦和巴黎能夠相提並論。東京想要達到這個地步,不知道需要多久。”

對話的是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1868年倒幕戰爭勝利後,建立了以明治皇為首的“維新政府”。

為了收回主權,明治皇派出了代表團前往歐洲和各國政府談牛談判也兼職著實地考察,向歐洲各國學習強國之法。

見到的越多,就越能夠感受到雙方的差距。這個時代的日本人,可沒有半點兒傲氣,完全就是一個乖乖學生的形象。

看得出來他們的興致不高,一路上他們已經訪問了很多國家,然而談判進展的非常不順利。

歐洲各國根本就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想要修約收回主權做夢吧!吃到嘴裏的肉還能夠吐出來,那還是弱肉強食的19世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