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日子(3 / 3)

別人都可以不見這些人,唯獨梅特涅躲不過去。隻能硬著頭皮接待,大家一起感歎一遍,德意誌統一的艱辛,然後痛罵一頓這幫幹涉國,就各回各家。

總之,在這裏的都是德意誌地區統一的擁護者,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的人,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在這種情況下,梅特涅還必須要拜訪各國代表,努力獲得大家的支持。

截止到目前為止,奧地利已經獲得了那不勒斯、教皇國、托斯卡納等國家的理解與支持。

就連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考慮到宗教信仰的關係,大家承認奧地利和南德意誌地區邦國合並。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還沒有成立的幹涉聯軍,在大家不注意的情況下,已經被分化瓦解了。

1853年10月1日,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巴黎會議落下了帷幕,在梅特涅的堅持下,奧地利成功的兼並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法蘭克福、黑森達姆施踏特等地區。

(巴伐利亞少了一塊飛地普爾法茨)

增加土地麵積約11.4萬平方公裏土地,增加人口約九百五十萬,踏出諒意誌統一之路的第一步。

在大國立場一致的原則下,剩下的德意誌地區邦國除普魯士王國外合並為德意誌聯邦帝國,恢複古老的傳統選帝製。

普魯士王國和德意誌聯邦帝國的領土交換問題,目前陷入了僵持狀態,普魯士政府的胃口太大,遭到了眾多邦國的抵製,尤其是被交換地區的邦國政府,更是強烈反對。

如果僅僅隻是政府反對,那麼各國還可以強壓,問題是民間反應更加激烈。普魯士王國在德意誌地區絕大部分的使館,都遭到了民眾的圍攻。

這種激烈的反應,直接動搖了普魯士政府換地的決心。腓特烈-威廉四世可不想自己統治一幫暴民,柏林革命的教訓他還沒有忘。

和統治穩定相比,國家戰略都可以靠後,況且,萊茵蘭地區發展潛力真的很大,普魯士政府本來就舍不得丟出去。

如果利益實在是太大,那麼也不起不可以交換,顯然現在不可能了,德意誌聯邦政府隻是同意等麵積兌換,普魯士政府當然不答應了。

如果不是大家顧及列強的麵子,或許現在談判都結束了。

收到了巴黎會議的最終決議,弗朗茨深深的鬆了一口氣,當然他的欣喜,沒有表露出來。

再外界看來,弗朗茨大帝現在正是怒氣衝。為了抗議巴黎會議的不公待遇,他還非常裝逼的寫下了一篇散文《昏暗的日子》。

“今是我人生中最昏暗的日子,德意誌地區被一幫無恥的強盜和一個國賊給強行分裂了。

上帝都皺起了眉頭,太陽光射到地麵上,也隻剩下了那稀薄的幾縷柔弱的光。

狂風呼嘯而至,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偉大的德意誌準備好了麼?

準備好迎接這風和雨,迎接這昏暗的時刻。

這是一個強者的世界,我的子民們啊,你們一定要堅強。狂風吹不倒我們,暴雨壓不跨我們。

能夠擊倒我們的永遠隻有我們自己!隻有堅強起來,勇敢的麵對這一切,昏暗的日子總會過去,風雨之後總是能見彩虹。

……”

人還沒有返回維也納,弗朗茨的文章先傳遞到諒意誌地區,那怕這個年代的電報費是一個價,他也未吝嗇。

輿論宣傳自然要搶占先機了,這方麵弗朗茨可是很有經驗的。這個時候德意誌地區的民眾,估計就沒有幾個心情好受的,弗朗茨自然要和民眾站在一起了。

為了未來打算,這個時候他還必須要號召大家堅持住,絕對不能夠向現實屈服,分裂隻是暫時的,德意誌地區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忽悠一個算一個,隻要統一的旗幟不倒,就相當於為未來奧地利的擴張開了一個後門。

受弗朗茨的影響,維也納政府也取消了原本準備的慶典活動,政府上下仿佛都在為德意誌地區的分裂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