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日子(2 / 3)

原因是什麼不用想,他也知道——利益。

新生的政權未來肯定會親英,在即比利時之後,倫敦政府又在歐洲大陸上紮下了一顆釘子。

美其名曰戰略緩衝,實際上這個緩衝,不僅僅隻是限製住了奧地利,同時還斷掉了普魯士王國的大國之路。

腓特烈-威廉四世憤怒的問道:“奧地利呢,他們有什麼反應,難道就縱容英國人胡作非為麼?”

外交大臣安德裏亞回答道:“陛下,奧地利的態度很矛盾,似乎是在猶豫不決,他們既不想放棄巴登公國,又不想因此致使談判破裂。

現在的壓力全部落到我們身上,無論我們是否同意換地,這個新生的國家都會誕生。”

簡單的來,這個符合大國利益的國家會誕生,但是普魯士王國可以拒絕換地提議,各國並沒有強製他們同意。

“如果我們現在和奧地利聯手,瓜分德意誌地區成功率有多高?”腓特烈-威廉四世關心的問

什麼英國不英國,在利益麵前腓特烈-威廉四世還是提起了勇氣,想要放手一搏。

“陛下,前提條件是奧地利人願意和我們聯手,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除了巴登公國外奧地利這次幾乎拿到了想要的一牽

這個時候和我們聯手,他們有什麼利益呢?除非在利益分配上,我們做出重大讓步!”外交大臣安德裏亞回答道

腓特烈-威廉四世沉默了,要是既然讓步下去,奧地利一旦吞並了中部德意誌地區,普魯士王國的基本盤就太了。

地盤、人口少,這意味著在發展潛力受到了限製。大國夢,首先就必須要夠大啊!

按照最初奧地利的提議,吞並北德意誌地區的普魯士王國人口超過兩千萬,領土麵積接近38萬平方公裏,代價就是要得罪英法。

現在挑起戰爭,同樣是得罪英法,但是利益收獲就要的多,腓特烈-威廉四世自然不甘心了。

“陛下,現在時機已經錯過了,不如等待下次機會吧!歐洲大陸是不可能永遠平衡下去的,隻要英俄法奧實力失衡,戰爭就不可避免。”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想了想

左右徘徊了一會兒,腓特烈-威廉四世才開口:“那麼換地的問題呢,我們要不要拒絕?”

“陛下,從戰略上來,我們交換萊茵蘭地區後,可以讓國土變得更加集中,國防安全更加有保障,還避免了和法國人接壤。

但是萊茵蘭地區的資源,對我們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那怕就是換到了經濟發達的漢堡地區,我們也吃虧了。”約瑟夫-馮-拉多維茨首相回答道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約瑟夫-馮-拉多維茨懷疑英國這個提議本來就是不安好心。當然這裏麵針對的未必是普魯士王國,更有可能是為了挑起法奧矛盾。

一旦萊茵蘭落入了這個新生國家手中,未來法國人打這裏的主意,奧地利肯定不能接受啊,英國人再加一把勁兒,雙方就打起來了。

如果普魯士政府拒絕換地,那麼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到時候頂上去的就可能不是奧地利,而是普魯士王國了。

這隻是他靠直覺的猜測,理智告訴他這並不靠譜。得益於拿破侖大帝的威名,現在法國人隻要對外擴張,就會引起大家的強烈反應,拿破侖三世不會如此不智。

……

正在普魯士人猶豫的時候,梅特涅也頭疼了。德意誌地區的眾多邦國,都等著奧地利的答複。

理論上現在德意誌聯邦還沒有解散,各邦國政府都等著奧地利表態,要不要解散聯邦議會。

英國人三分德意誌的提議,並沒有進行保密,現在幾乎是人盡皆知。對這些邦國政府來,組建一個新的國家,他們的利益自然更有保障。

不過大家都是老油條了,不會在這個時候露出任何驚喜的表情,反而一個臉上都是愁雲慘淡,仿佛他們都在反對德意誌聯邦解散。

麵對一幫演技派,梅特涅隻感覺頭大。明知道他們是在做秀,梅特涅也必須要配合他們演下去。

不把戲份做足,怎麼給國內的民眾交代呢?

德意誌的統一夭折了,可是我們都盡力了,不信你看我們每都在騷擾,不對是拜訪各國政要,雖然見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