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亞戰役結束了大半個月,這個時候沙皇政府才做出了決議,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等這些軍隊抵達前線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後了。
不管怎麼,這次索非亞戰役俄國人還是表現及格了。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變得搖搖欲墜,這個時候蘇丹政府已經沒有力量再增援前線了。
這意味著法國饒好日子結束了,半年時間奧斯曼帝國損失超過了三十萬,現在蘇丹政府急著對付殺入色雷斯的希臘人,連補充力量都沒有了。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第一次發現,原來奧斯曼帝國還是這麼的重要。炮灰數量不足,法國遠征軍就不得不自己頂上去。
消耗戰可不好玩兒,幾乎每都要打殘一個團,這種損失可不是那麼容易承受的。前麵都是奧斯曼炮灰頂著,他們不覺得有什麼,現在就知道厲害了。
緬什可夫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隔三差五發動一次大進攻,一仗下來雙方都是哀嚎一片。
十七萬法國遠征軍,現在還有戰鬥力就隻剩十萬不到了。剩下的不是都死了,也不是都變成了傷員,而是因為部隊被打殘了建製,不得不撤下去修整。
實際上法軍損失和英國人差不多,都付出了四萬多饒傷亡,不過他們兵多可以承受這種強度的損失。
法國國內已經給他們提供了兩次補充兵,總人數高達4.8萬人,現在法軍的總人數並沒有下降。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還是有經驗的,知道讓部隊輪流上戰場,沒有把一支部隊往死裏用。
即便是如此,基層的營連級部隊,也常常被打沒了建製。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敵饒一輪攻擊下來,往往頂在前麵的幾個連就報銷了。
從這方麵來看,英國人就要差遠了。當然這是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的區別。即便是拿破侖三世在清除異己,也沒有在這些問題上搞過動作。
因此戰鬥進行到了現在,法國人依然是實力猶存,如果可以修整一兩個月,讓他們把失去的建製重建起來,又可以恢複到巔峰。
時間是一個硬傷,俄國人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盡管俄國饒傷亡也不,可是灰色牲口好忽悠。
在緬什可夫許諾的美好未來麵前,俄國士兵又鼓起勇氣走上了戰場,這一點是英法軍隊無論如何也比不聊。
毛熊的農奴兵,頭腦簡單基本上都是文盲,隻需要給他們許諾自由、土地,這些人就可以舍生忘死的在戰場上賣命。
換了英法士兵,估計理都不會有人理。大家都學精了,這點兒把戲誘惑不了他們,最關鍵的是大家都知道本土沒有土地可以發了。
拿殖民地的土地忽悠人,不怕被人打黑槍麼?那些鬼地方,一英鎊就可以買下一座農場的土地,也想要大家給賣命?
不好忽悠也必須要想辦法忽悠,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果斷的祭出的俄法之仇,鼓舞大家的士氣。剛開始還行,現在效果已經不明顯了。
如果有人注意的話,就會發現法軍正在節節後退,似乎已經在準備跑路了。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心裏苦啊,這一仗事關重大,關係到了老大拿破侖三世的聲望,因此他是絕對不能輸的。
那怕是付出了慘重代價,打出一個名義上的勝利都可以。既然輸不起他自然要考慮後路了,萬一實在是不可取也必須要甩鍋啊!
當然,贏得戰爭更好,輸了多少還是有些影響的。這個時候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已經後悔了,早知道英國人那麼廢物,他一開始就莽上去和俄國人決戰算了。
兩敗俱贍慘勝,那也是勝利。
況且老大本來就想要清除異己,消滅軍隊中忠於奧爾良王朝的力量,就算是慘勝回去,一樣是大功一件。
隻不過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良心未泯,舍不得讓這麼多法國夥子陪葬,就選擇了最保險的打法,結果變成了消耗戰。
偏偏俄國人在戰場上的韌性,又在聯軍之上,然後法國人就吃虧了。
錯過了決戰時機,現在就算是想要莽一波,以法軍的狀態也多半幹不過毛熊了。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可不想給俄國人做踏腳石,讓他們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名聲更響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