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關中李唐的人!”伏難陀沉聲說道,心思電轉間,伏難陀的聲音脫口而出:“你是魔女,與陰後在秦西大戰的魔女,你沒有死,還活著,如今來到了龍泉,是為了給李秀寧複仇!”極為肯定的語氣,而沒有絲毫的懷疑,石青衣聞言也不禁微微差異,然後卻又釋然,畢竟雖然這一年多來,李唐王朝雖然也收攏了大量的武林高手,然而,如自己這般武功極高的卻是一個也無,而伏難陀此時雖然有傷在身,依靠印度詭異的秘法,探查到自己的武功修為還是可以的,那麼,他當然也就可以憑此來推斷出自己的身份。
“不錯!”石青衣冷冷的道:“既然你們有膽量做下這件事,那麼便要承受來自大唐的怒火,無論是拜紫庭還是大明尊教,你們一個也別想跑,當然,我要首先解決的便是你,罪魁禍首,伏難陀!”
早在石青衣第一眼看到李秀寧的屍體的時候,她便發覺李秀寧的那具已經脫水變成幹屍的屍體,完全就是施展了李家來自於竇夫人的自殘絕技‘血炎灼燒之沸騰’之後的樣子,因此,石青衣便對於李秀寧的死因,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因為李秀寧一向便機智過人,在困境中又從不曾放棄過對自己的自救,以河南的那一場戰事為例,當時的李秀寧分明身陷於竇建德的軍中,被竇建德俘虜,然而,李秀寧也並未尋死,最後被竇建德平安無事的放回,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為什麼卻在關外的這片土地上自我了斷了生命,還要使用‘血炎灼燒之沸騰’這樣慘烈的禁術呢?
最初,石青衣曾經將調查的方向瞄準大明尊教的明子之首烈暇,然而她很快便發現,烈暇雖然確實風流且下流,但是他對於女子始亂終棄的多,卻絕不會殺害任何一個與自己有染的女子,而李秀寧雖然貴為李唐皇室公主,對於貞潔與性命的誰輕誰重卻看得極為分明,絕不會做出傻事,因此石青衣便放棄了對烈暇的追查,之後,事情變沒有了頭緒,直到,她的手下向她彙報說美豔夫人的事情,石青衣這才眼前一亮,發現了新的線索。
美豔夫人原本是烈暇的女人,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被伏難陀從烈暇的身邊搶走,從此拋棄了烈暇,心甘情願的成為了伏難陀的信徒,原本,石青衣的手下是因為這位夫人將北地的至寶五彩石交予雙龍,讓雙龍代為送到龍泉而注意到這位夫人的,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石青衣對那個叫做五彩石的神馬玩意沒有絲毫興趣,反而是對這個美豔夫人的來曆,產生了極大地好奇。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石青衣也是一葉障目,忘了大名鼎鼎的一門佛門武學:歡喜禪,而且,這歡喜禪與道家正統的雙修可不同,講究的是大喜大悲,紅顏枯骨,猶如喝棒一樣使人瞬間驚醒而恍然大悟。雖說也是一門佛門奧義,但終究還是過於偏激,不免有墜入邪道的危險。
佛教的誕生便在於對古老的印度教派的反抗,然而佛教原本便是脫胎於印度教派,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佛門的經典奧義,幾乎全部都可以從古老的印度教派中找到其原型,當然,最初的這些原型,因為沒有被釋迦牟尼的佛門慈悲精神所轉化過,所以不僅不會光明正大,反而是極其的邪惡、偏激與恐怖。而此時在關外之地,最有可能會使用這些邪術的人又會是誰,不言而喻。石青衣也正是據此推斷而將觀察的重點放在了伏難陀的身上,而也正是因為石青衣的這一安排,最後終於發現了許多的蛛絲馬跡,將所有李秀寧被害的疑點指向了伏難陀身上。
於是,李秀寧被害的大致線索被理清了,大明尊教與李唐王朝結下了血海深仇,絕對無法妥協,拜紫庭因為曾經到過中原作為人質的緣故,故而仰慕中原文化卻對中華民族深惡痛絕,至於伏難陀,這個一個沒有原則的惡棍,而正是因為沒有原則,所以他根本就沒有道德的底線,也因此,對於粟末人與拜紫庭,此人也根本沒有半分的情義,而僅僅是將其當做是一場豪賭當中的籌碼,所以,無論拜紫庭對其多麼的信任,以及粟末人對他是如何的崇拜,從一開始,伏難陀都沒有將他們放到過心上,自然,也就可以隨時的將他們這些人全部的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