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廖夫過早地在1966年1月與世長辭,享年59歲。他為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宇宙航行的理想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燦德爾
燦德爾,1887年8月23日生於裏加。他的父親是一位醫生,並在裏加航海學校教書。燦德爾自己則喜好航空和天文,渴求學習這方麵的知識,而後對星際航行產生濃厚興趣。他開始認為對宇航的向往未必可能如願,但又不由自主地迷戀不已,而且在他的腦海裏早有了十分具體的目標,就是幻想總有一天人類將移居到其他星球。他與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設想不盡相同,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在毫無支撐的茫茫太空建立飄浮的城市,而燦德爾則傾向於在適於人類生活的遙遠星球上建造地球外基地,他把飛往火星作為他致力的第一個目標。
早在燦德爾之前,就有許多人懷有飛出地球的幻想,但卻沒有人像他那樣把幻想變成實際的工程研究。1904年10月是燦德爾創造之路的出發點,他後來回憶說:“在我上中學最後一個年級的寒假之前,老師給我們朗讀了齊奧爾科夫斯基於1903年發表的《利用噴氣裝置研究宇宙空間》論文中的部分章節,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科學論文不是空想,也不是子虛烏有的幻想。燦德爾對這位科學家的全部計算親自作了驗證,對實現太空飛行深信不疑。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銘:“向火星進軍!”從此,他的學習和工作以至全部生命,都月匠從於這一目標,始終不渝地為之奮鬥。
1905年10月,由於在學生中席卷起革命風潮,燦德爾所在的裏加工學院被關閉了。他沒有卷入政治旋渦,學習之外的活動概不參與,但國家的命運使他無法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裏加工學院停課後,他選擇到但澤高等技術學校繼續學業。直到1907年夏,燦德爾返回到裏加工學院,而且將全部課餘時間用於解算宇宙飛行的問題。1908年,他把自己長期積累的關於宇宙空間運動的計算和思路專門寫成一本名叫《實現星際飛行的宇宙飛船》的小冊子。這時燦德爾已成為裏加大學生航空技術協會的組織者之一。他在1910年用望遠鏡對哈雷彗星進行了觀測,並在《裏加新聞》上發表了他觀測的計算結果。此後又到一家航空發動機廠實習製造飛機。這些對他後來成為宇航工程師產生了很大影響。
1914年,燦德爾以優異成績從裏加工學院畢業。為了日後的發展,他選擇到當時新興產業的橡膠工廠工作。這一選擇並非偶然,因為橡膠是製造星際飛船不可缺少的材料,如製造宇航服以及舷窗密封都需要橡膠材料。這家工廠很快疏散到莫斯科,承攬軍用訂貨。工作耗去他很多精力和時間,但他的火星夢卻不容等待啊。
燦德爾開始研究宇宙溫室。這種溫室能為星際飛船乘員提供必需的蔬菜,同時還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他在自己家裏的一個角落裏栽培豌豆、白菜等,最終目的是建立飛船乘員的封閉循環的生命保障係統。燦德爾提出的任務是,研究在獲取外部能量的情況下能夠長期密閉生活的可能性問題。
為了實現星際航行,世界各國的火箭技術先驅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出多級火箭原理。燦德爾認為,多級火箭把攜帶的燃料燃盡之後就變成了廢物,把火箭拋掉是一種浪費。因此,他早在1909年就首先提出把結構材料用作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劑的設想。在大氣層中低速飛行的情況下,火箭發動機是無能為力的,所以他主張把空氣化“敵”為“友”,利用空氣作發動機的氧化劑,建議把星際飛船的原型設想成一架飛機,把飛機和火箭結合起來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1917年,燦德爾獲得實驗證明之後,即著手飛船的設計。他計算了在宇宙空間的最佳軌道,一方麵保證完成飛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麵消耗的能量最少。他還研究了利用太陽光壓推動飛船的實際可能性,設想利用星球的引力場改變航天器的飛行方向和產生加速作用,提出了噴氣發動機設計原理。1924年,燦德爾倡導在莫斯科成立了星際交通研究協會,並被選人這個協會的主席團,分管科研部的工作。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燦德爾為火箭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嚴密的科學技術基礎。
1930年,燦德爾在中央航空發動機製造研究所工作,致力於火箭發動機的研究、製造和試驗,成功利用壓縮空氣的OP-1型試驗發動機,使之成為宇宙飛船液體火箭動力裝置的雛形。1931年,燦德爾和當時年輕一代的火箭設計師科羅廖夫相識,並且相互合作得很好。科羅廖夫認為燦德爾是星際航行的一位狂熱追求者,不但有一係列理論著作,而且作為工程發明家,已開始研究試驗OP-1型火箭發動機。他們於同年9月建立起噴氣推進研究室,並在OP-1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基礎上,獲得研製PJI-1型試驗火箭的一筆撥款。燦德爾開始是噴氣推進研究室的負責人,後來由於他更多地致力於學術組織活動,而把“火星計劃”擱置了。1932年4月,科羅廖夫被任命為這個室的主任,燦德爾則擔任了第一課題組的負責人。
燦德爾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是繁忙緊張的。他到剛建立不久的莫斯科航空學院講授噴氣發動機課程,參與舉辦噴氣推進培訓班,編輯出版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著作,翻譯介紹德國火箭先驅奧伯特的《星際火箭》一書,同時在噴氣推進研究室竭盡全力地工作。他領導的課題組有兩項任務:研製PJI-1型火箭用的OP-2型發動機和гирд-X型液體火箭。OP-2型發動機尚未試車,燦德爾又設計出了推力為588千牛和49千牛的新型發動機。他設計製造的гирд-09型和гирд-X型火箭,標誌著噴氣推進研究室取得的卓越成就。這兩種火箭具有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彈道火箭的所有特點,分別在1933年8月17日和11月25日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但是燦德爾沒有親自目睹它們的發射成功。在此之前,他在去基斯羅沃斯克治病的途中,因患傷寒病不治,於1933年3月28日逝世。
燦德爾參與創立的噴氣推進研究室所研製的火箭,奠定了蘇聯航天工業發展的基礎,為後來製造出宇宙飛行用的大型運載火箭開辟了道路。正像他在病榻上寫下的遺書中所說:“前進,同誌們,隻有前進,將火箭升得更高、更高,才能更接近其他遙遠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