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在岷縣率部起義後,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野獨一軍軍長,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5月,轉業任甘肅省政協專職常委。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1956年1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1959年1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1964年9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是甘肅省第二屆人大代表,民盟甘肅省第二、三屆常委。
楊子恒(1898~1961),甘肅靈台人。湖北武漢講武堂畢業。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
1927年參加中華革命黨。曆任馮玉祥部排、連長,西北軍連、營長,國民黨十七路軍團長、旅長,一六七師師長,五十軍軍長。在馮玉祥部曾參加倒曹錕、驅吳佩孚,逐清室等戰事。
1940年12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農工民主黨前身)。194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曆任民盟中央軍事委員、中央委員、中央組織委員。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曆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甘肅省交通廳廳長,民盟甘肅省委員會主任委員。1956年1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甘肅省第二屆委員會委員。曾兼任甘肅省財經委員會委員、土改委員會委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委員、節約檢查委員會委員、體育運動委員會委員、編製委員會委員、貫徹婚姻法委員會委員、選舉委員會委員、物資交流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憲法討論委員會副主任、朝鮮訪華團接待委員會副主任、第三次赴朝慰問團副團長。曾參加1949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81年複查改正,恢複政治名譽,其詞條收錄於1986年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詞典》。
鄭重遠(1911~1983),甘肅榆中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6年12月參加革命,是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前,長期做黨的地下工作,曆任中共甘肅工委委員,中共甘肅工委組織工作負責人兼任中共蘭州市委書記,中共靖遠縣委書記,中共甘肅工委農運工作負責人等職。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甘肅省文教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1959年1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1979年2月增補為省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副主席,是年1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黃祥(1898~1957),藏族,甘肅夏河縣人。
新中國成立前,在夏河拉卜楞寺下續部學院學經,後還俗。曆任拉卜楞寺番兵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第一團團長,夏河縣參議會議長。
1949年9月在甘南夏河參加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夏河縣代縣長、縣長,西北軍政委員會藏區訪問團二分團副團長,甘南藏區各族各界聯誼會、甘南藏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南剿匪委員會副主任,甘南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甘南禁煙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甘南工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工作團三分團團長。1955年2月任政協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常委、副主席。
1950年由政務院推薦,參加了在華沙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
蒙定軍(1912~1988),陝西旬邑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8年參加工作,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起,曾任馮玉祥部文書,楊虎城部訓練班司書、參謀。1934年開始,在國民黨38軍做黨的地下工作,任中共38軍特派員、工委書記。
1947年5月,任中共關中地委常委、軍分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安後,任西安警備司令部參謀長,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處長、秘書長,西北軍政委員會人事部副部長、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甘肅省民族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兼民委主任,西北民族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革委會主任。1979年12月被選為甘肅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任甘肅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並任黨組成員。1955年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常委、秘書長,1959年1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1964年9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1977年1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是全國政協第三、四、五屆委員會委員,1982年任全國政協專職委員。
吳鴻賓(1902~1988),回族,甘肅天水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