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破解之法(2 / 2)

複數的空間交疊,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每個空間都是莫比烏斯帶構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他所認定的虛擬人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不管是不是真正的人,他們還是確實存在。

至於為什麼他能夠看到這些人,推測原因是複數的空間交疊和莫比烏斯帶產生排斥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而那些被障壁保護住的人就真的是存在於這個空間的人,既然擁有實體才需要被保護或限製,而解除限製的條件,或許就跟他這個唯一能夠自由行動的人有關。

解除的條件就在於圓柱型機械上,這點巫祈更加的確定了,既然都遇上了圈套,就代表他選擇的道路是對的,除非主辦人真得閑到可以到處布下機關,如果真是這樣他也認了。

巫祈將目前所收集的情報綜合起來校對自己的行動是否存在危險性,而結論則是選擇脫離才是最保險的方法。

而脫離的辦法就是─“跟著大姐姐走啦!”

巫祈呦喝了一聲,意義不明的情緒高漲。

虛擬人之所以能夠無視莫比烏斯帶,就是因為他們並不存在於本身就是一個巨大莫比烏斯帶的這個空間中,這點巫祈十分確信。

但是又為什麼能夠因此而斷定跟著虛擬人的步伐就能夠不受莫比烏斯帶的限製,作為出發點的思考便是虛擬人存不存在的問題,他一開始先入為主的認為在走道上麵行走的人並不是真人,而是"不存在"於這個空間當中的"虛擬人",再經由觸摸不到、又對聲音沒有任何反應、沒有任何生命跡象這幾點看來又更加的確信這些人全部都是"虛擬人"。

但是這是個誤導。

所謂的五感其實就是非常主觀的東西,假設是自己認為的,那麼五感便會對自己所接受的東西下意識的改變成自己所認為的那樣,並非是改變原本便存在的東西,五感並沒辦法影響真實存在的事物,五感隻會將自己所接收到、原本是"客觀的"事物轉變成自己認為的"主觀"。

而存不存在、感覺不感覺得到這些五感所傳遞的訊息並不是說不可靠,但是大腦會自動的將這些原本是絕對正確的"事實"解釋成往自己所認為偏向自己喜好或是主觀認同的方向,而像是存不存在這種隻有"是"、"非"兩種選擇的問題就更好曲解了,因為常常"是"並不能完全解讀為是、"非"也不是全部都是非,而在這種似是而非的情況之下,我們當然會將是時解釋成自己認為的那一個麵向,而巫祈現在所麵對的,正是這種模陵兩可的答案。

所以他也將接收到的訊息直接分類為自己認為的麵向,他認為這些不具有生命跡象的人是"虛擬"的,但是是時卻具有兩個麵向,生命跡象的有無說穿了隻不過是"觀察者是否有察覺"而已,而在經過排除篩選後所剩下的選擇,就隻有不存在的那一方是走道上的人還是巫祈自己。

自己是存在的。

巫祈對此深信不疑,所以就將自己"無法感受到生命跡象"的人稱作虛擬人,而這正是症結所在。

如果根本不認為自己才是不存在於這個空間的人,那麼即使解開了莫比烏斯帶的謎題,也隻會繼續膠著於自己如何"實際的"破解莫比烏斯帶,而膠著在這點上麵可以說是毫無意義,因為根本不存在於空間當中的人是沒有實際形體的,更沒辦法對空間裏的事物做任何的幹涉。

至於為什麼巫祈會那麼確定自己並不存在於這個空間,就是因為從他來到這個空間後,一直都沒有感受到這個空間存在的實際證明,雖然他能夠確實的摸到他所看到的東西,但是他卻沒辦法改變這些東西,哪怕隻是將座椅上麵的毛給扯下來都沒辦法,這是剛剛他實際上做過的測試。

他有感覺到自己正在呼吸,卻沒辦法感受到吸進鼻腔的空氣到底是混濁還是清新。

他能感受到嘴裏的濕潤,卻沒有任何口渴的感覺。

他能感受到身體的疲累,但是即使消耗了熱量,他卻一點都感覺不到饑餓。

他能看到所有的事物,但是他卻不能證明它們是否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