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充分認識到在大學生中培養和發展黨員是我們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關係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關係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多年來各基層黨組織不斷地探索“創造性做好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新思路好辦法,加強黨員的發展,使我校學生黨員占學生總數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特別是我校近三年來平均每年發展新黨員近900人,在校黨員已達1500餘人,占全校學生人數15%以上,畢業班學生黨員數達到52%以上。
4.建立健全學校黨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學校黨委注重合理設置學校基層黨組織,完善學校黨的組織體係。我校共召開了九次黨員代表大會,基層黨組織從1980年成立了13個黨支部,到1993年成立了4個黨總支、23個黨支部發展到現在的14個黨總支(直屬黨支部)和54個黨支部,在各基層黨組織中配備了專職黨總支書記,學生較多的係部還配備了副書記,建設了一支以兼職黨支部書記為主的黨務工作隊伍。把黨支部建在學生和教師中,擴大了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麵,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使基層黨組織在學校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成為團結帶領黨員、群眾進行改革和建設的先鋒隊,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為維護學校穩定和推動學校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曾獲得“四川省高等學校黨務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基層黨組織獲得“共產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示範崗”等光榮稱號;多位同誌獲得四川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特別是在2008年震驚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黨員衝鋒在前,不顧個人安危,戰鬥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獲得“四川省高校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高校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一位黨員幹部獲得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
(二)以黨建帶團建,推進素質教育
共青團是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在參與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黨委一貫重視發揮共青團和學生群團組織作用,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年來,我校共青團組織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團省、市委的關心指導下,以黨建帶團建為龍頭,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中心,紮實推進校園先進文化建設,切實加強團的思想、組織和職能建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推優入黨”、社會實踐、社團建設、青年誌願服務、校風學風建設等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先後取得了全國首批百個優秀青年誌願服務集體(2000年)、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集體(2000、2002、2005年三次)、全國優秀學生社團(2005年)、連續多年獲四川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集體、成都市“紅旗團委”、成都市“一專多能”成才行動先進學校等榮譽;多名學生獲得團中央、教育部、四川省的表彰獎勵。同時,學校還十分重視加強對大學生社團的領導和管理,支持和引導大學生社團自主開展活動。高度重視大學生生活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選拔大學生骨幹參與學生公寓、網絡的組織管理,發揮大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教育效果。
(三)創新載體,不斷賦予黨建工作新內容
30年來,學校為黨建工作出實效,不斷創新工作載體,大力開展黨建主題實踐活動,不斷賦予黨建工作新內容。學校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文化品位、科技含量和娛樂要素,圍繞豐富見識、增長才幹、服務社會,既開展麵向社會,又組織麵向校園的主題實踐活動,以此增強高校黨員的社會責任感,增強提高自身本領的緊迫感。30年來學校黨建一直利用“創先爭優”和“學雷鋒、樹新風(青年誌願者)活動”的載體,將學校黨建工作落到具體的工作和學習中。
三、緊跟學生實際,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
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實際相結合,化解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矛盾。把新的黨建思想變為現實,不斷探索高校黨員發揮作用的新途徑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