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公孫瓚征北將軍做什麼呢?自然是為了讓公孫瓚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討伐異族,以前公孫瓚一直想做但是沒有能力做的事情,王晨承諾隻要公孫瓚答應投降,就會給公孫瓚征北將軍的官爵,並且給予公孫瓚十萬的騎兵,充足的糧草,精良的武器裝備,用以深入大草原對異族進行反入侵。
這個可是公孫瓚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公孫瓚和曹操一樣,都有一個理想,曹操是理想是希望在西域給大漢王朝開擴疆土,而公孫瓚則是希望在北方開擴疆土的同時,狠狠的滅殺異族,真不知道公孫瓚這貨小時候被異族做了什麼,如此仇恨異族。
不過也是,幽並二州常年以來,每年的秋收時節都會被異族入侵,有入侵的自然有反抗的,有了反抗就會有流血,就算沒有反抗也會死亡很多人,因此深深的在幽並二州的百姓心中種下了,對北方大草原異族的世代仇恨。
而公孫瓚正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幽州本土人士,自幼生活在幽州的公孫瓚自然見過很多異族的所作所為,所以也和大部分幽州人士一樣,很是仇恨異族。公孫瓚本人是從小兵做起,然後成為一方諸侯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尤其是公孫瓚的武力,軍事作戰經驗,尤其是對異族的了解程度,是王晨首選的對抗異族最好的征北將軍人選。
其實公孫瓚治理一個郡還算可以,多幾個就無能為力了,現在這樣都是靠著他的幾個結拜的兄弟撐著,因此公孫瓚也知道自己的自知之明。
其中不論是金尚還是公孫瓚,還是劉虞,其實在爆發戰爭的時候,在北方防禦異族的關卡裏,金尚並州被趙雲圍困太原的時候,沒有調動鎮守在雁門關的十萬邊境守軍,這一批守軍是丁原留下的,丁原死了金尚上任投降金尚,金尚被俘虜並州易主投靠王晨,而王晨也沒有去調換這一隻部隊;同樣的在幽州也有,其中以劉虞的有四萬邊境防禦士兵,差了些,不能主動出擊,而公孫瓚那裏也有六萬的人馬防禦北平以上的異族。
劉虞和公孫瓚雙方交戰都沒有動這些部隊,可見金尚、劉虞和公孫瓚都還是明白北方異族的危害的,也都有相應的道德底線。公孫瓚被勸降,劉虞被王晨抓了,意味著整個幽州落入了王晨的手中,至此王晨擁有了三個州的地盤,外加一個長安附近的地盤。
隨後王晨和劉虞以及公孫瓚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處理了一下幽州的情況,對王晨進行交割。而這一個月的時間也足夠其他的諸侯知道北方的情況了,對此,各路諸侯都暗暗心驚,要知道這可是三州的地盤了,如果再加上一個青州就等於統一了河北,黃河以北了。
事實上王晨也打算這麼做,處理好了幽州的問題, 王晨就帶著公孫瓚和劉虞回到了鄴城,回到了鄴城之後王晨沒有忘記對劉虞承諾的事情,給劉虞施法讓他妥妥的中兒子,同時在鄴城呆了一個月後,王晨將公孫瓚招了過來。
來到鄴城呆了一個月後,見識到了鄴城繁華的公孫瓚,同樣也看到了鄴城百姓的生活幸福,為自己的決定感覺到正確了一半,而劉虞看到鄴城附近百姓的生活後也隻是搖搖頭無語的歎氣,並沒有說什麼。
將公孫瓚招來後,王晨待公孫瓚坐好後對公孫瓚說道:“公孫將軍,不知道在鄴城呆著還習慣嗎?”
麵對王晨的詢問,公孫瓚知道王晨找自己來肯定是有事情的,於是接話回道:“還算可以吧,不過我前半輩子戎馬一生了,對於這種安逸的生活卻是不太習慣,我想還是幽州那種寒冷的戰爭生活更適合我。”“嗬嗬,迫不及待的表達出來了呢,我還以為你公孫瓚不會開口,按捺的住願望呢!”
王晨內心暗笑,表麵笑盈盈的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既然公孫將軍不適合這種安逸的生活,那麼回到北方戰爭的生活中去怎麼樣?”
“自然甚好,不知道王太尉打算將我調往什麼地方?”
王晨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向著旁邊的小兵點頭示意,小兵很識趣的將桌子上的地圖掛了起來,而後王晨這才用一根細小纖長的木棍指著地圖上的地方說道:“我打算調公孫將軍去三韓之地!”
公孫瓚看著王晨指著地圖上麵的地方有些不理解的問道:“三韓之地?去那裏做什麼?王太尉上個月不是說了讓我去剿滅大草原的異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