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狹天子(1 / 2)

由於公孫瓚在對待異族方麵主張殺,而劉虞主張柔,因此兩人在幽州的關係並不是多好,基本上是對立,以前由於公孫瓚沒有地盤不敢多說什麼,一直被劉虞壓製,但由於一次機會被公孫瓚把握到了,奪得了北平郡作為根據地,漸漸的有了和劉虞抗衡的一點點本錢。

隨著時間的流逝,公孫瓚在北平發展的還算不錯,並且在王晨的支助下攻下了東幽州之後,獲得了兩個郡的地盤,已經差不多在地圖版麵上看上去,是和劉虞兩分幽州了,但實際上公孫瓚控製的三個郡都很窮,人口也沒有多少。

隨著公孫瓚又發展了兩三年,已經逐漸擁兵六萬的公孫瓚日漸的和劉虞的關係發生衝突,甚至公孫瓚公開表明和劉虞不和,有機會就殺了劉虞的言論。尤其是在這種時候,被王晨看到了機會。首先,王晨是給公孫瓚以朝廷天子的名義,發給了公孫瓚一道聖旨,聖旨中嚴明了給公孫瓚加官進爵。

雖然不至於官爵到達劉虞這個正牌的皇親國戚這麼高,但也同樣讓公孫瓚開始很有底氣,尤其是其中的武官將軍爵位鎮北將軍,這讓公孫瓚在絞殺打壓異族的時候,理由借口十足,氣的劉虞大罵王晨把持朝政胡亂加官進爵,並且居然還上書給天子,要告王晨。

不過很可惜的是,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漢獻帝劉協已經完全的被王晨所掌控了,由最初的在左下首上朝變成了現在的坐在漢獻帝的左手邊上朝,由原本的和王公大臣在上朝的時候聊一些,王晨專門給他們的無聊的政事處理,之後就是聊天打屁的局麵,變成了現在的上朝的時候很多原本官員坐著的位置,現在換成了王晨麾下的文臣武將了。

漢獻帝劉協身邊的人,除去國舅董承,皇後唐氏外,其他的人都是聽命於王晨的,都是王晨安插在漢獻帝劉協的身邊,可謂是將劉協的一舉一動,乃至整個皇宮的一舉一動都監視在了眼中,自然的劉虞告王晨的玉壯就變成了廢紙。

漢獻帝劉協連看都沒有看到過,聽都沒有聽到過有這麼一回事。由於王晨挾持了漢獻帝,對各地諸侯進行號令,並且現在開始支持公孫瓚,使得在朝中有大佬支持的公孫瓚倍感有動力,頻繁的挑逗著劉虞的神經。

直到公元197年春後,公孫瓚因為劉虞提供給異族物資過冬而深感不滿,並且死揪著這一點不放,加上劉虞最近也有了打算滅掉公孫瓚的意圖,暗地裏聯合了幾個異族部落,還有自己所擁有的十萬兵馬,使得劉虞的底氣也很足,於是呼,兩個底氣都很足的家夥,並且還都是在幽州呆著的主,就在197年4月爆發了戰爭。

最初,公孫瓚憑借著王晨支援的糧草和自己精銳將士的勇猛,一個開頭戰就殺得劉虞損失慘重的死亡了一兩萬人,但後來在劉虞從異族手中借到了十萬的異族騎兵後,公孫瓚僅僅六萬的軍馬立馬堪憂了。

雖然公孫瓚六萬人馬中就有四萬的騎兵,步兵隻有不到一萬五,還有五千是弓兵,但對上數量在他三倍的劉虞,心中有些發咻,但現在戰爭已經爆發了,並且看劉虞的樣子不殺死公孫瓚是不會擺手,於是公孫瓚也沒有了後路和何談的可能,隻好和劉虞慢慢的死磕。

這一邊幽州的劉虞和公孫瓚打生打死了起來,另外一邊,王晨看到了天子詔書的威力,狹天子以令諸侯的牛氣之處,於是再一次的使用天子詔書,分別給青州的袁紹和兗州的曹操還有徐州的陶謙送去了一道詔書,詔書上給袁紹寫的無非就是袁紹早些年造反打算擁立劉虞為皇帝的事情,接著就是宣布袁紹為反賊,剝奪一切官爵和權力。

而後在曹操和陶謙的詔書上寫著的就是圍剿反賊袁紹,同時還給西涼的馬騰韓遂也寫了兩份詔書,其中無非就是加官進爵,然後掉換一下地盤,將雙方麾下的將領的官爵胡亂安插在對方的領土上,給馬騰和韓遂製造矛盾。

如果僅僅隻是馬騰和韓遂的話,以這兩個狡猾的家夥是不會上當的,但是架不住官二代,其中馬騰的兒子馬超和韓遂的兒子韓進由於某些事情爆發了矛盾,然後想要去對方的地盤上任,接著打架等等,然後產生了矛盾,不過現在暫時還打不起來。

另外王晨還給了袁術一份詔書,任命袁術為荊州刺史,並且加官進爵,為征南將軍,以袁術的貪婪不用說也知道,沒有過多久就和劉表打起來了,尤其是袁術這貨還是有三四個不錯的借口,自然的袁術再一次的率兵二十萬攻打荊州的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