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3 / 3)

近治一老年男子郭君,自雲去年底患咳嗽發熱,先延西醫診治4天未愈,後數易中醫服藥20餘劑,越服越劇,午後熱甚,體溫達39度。後由東江藥店工友介紹來診。當前脈症:脈弦滑,舌心濕滑而兩旁紅,胸脅痛,咳而午後熱甚,此乃前服涼藥太過,抑正縱邪,病邪留戀少陽不解所致也。

柴胡桂枝湯加味,此法以調和營衛,透解少陽為主。連續5診,胸脅舒暢,熱退身和,久咳亦隨之而愈。方中未嚐一用鎮咳之藥,蓋營衛調和,少陽留戀之病邪得解,則諸症自然隨之而愈矣,經方用之對證,效果十分顯著。

談虛勞治療

虛勞(包括低血壓病)在香港是常見病。說起來令人感到不相信,香港的物質生活豐富,港人講究補養,講究高能量、高熱價、高蛋白等,從“血肉有情之品”,而至多種中西藥品不乏常服。可是一部分人仍是麵色蒼白,口唇暗淡,體質消瘦,精力不足。雖是喬裝打扮,塗脂抹粉,外表雖呈美感,體力常不足,所以低血壓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亦較常見。究其原因是多方麵的,但其中主要是勞逸失度,精神緊張,生活無規律而致饑飽不適等等,造成脾腎兩虛,心氣不足則出現低血壓、頭暈、倦怠、消化力薄弱、胸悶、腰酸等症。我在臨證時,除了分析病因,針對性進行保健指導外,對治療低血壓藥物,常應用楊氏還少丹一方,隨症加減服用。

還少丹是出自《洪氏集驗方》,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牛膝等、杜仲、遠誌、五味子、楮實、小茴香、巴戟天、肉蓯蓉、石菖蒲組成。多改成湯劑煎服。香港人講究煲湯,那就是研究不同的病情,在原方基礎上酌加冬蟲夏草、黃芪、人參、燕窩、鮑魚等味,煲湯頻服。

以上方藥,功能補養心腎,適用於虛損勞傷、眩暈倦怠、失眠健忘、遺精陽痿、未老先衰等證候。這些正是香港市民的常見病多發病,甚則釀成虛損證。還少丹補而不膩,溫而不燥,既能溫腎,又可滋陰,方劑組成相輔相成,這比港地單純追求壯陽藥以維持體力,大不相同。

當然藥物不是萬能的,“血肉有情”之品亦有限度,更主要的是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然後對症下藥。

黃連解毒湯治“乙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肝炎患者與日俱增,單就香港來說,患乙型肝炎者大約有160,但治療方法不多。我在臨證時,喜用黃連解毒湯為主方治療本病,效果較好。如吳某女士,患慢性乙型肝炎已2年多。右脅隱痛,夜寐多夢,精神疲乏,肝功能反複異常,“澳抗”持續陽性,形體消瘦,舌紅苔黃,脈弦細。證為濕熱久蘊,傷及肝腎。法當清濕熱,養肝腎。方用黃連解毒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連續服用3個月,諸症基本消失。複查肝功能正常,“澳抗”陰性。

又治張某,過去有肝炎病史。近2年來兩脅悶痛,胃脘脹滿,厭食便溏,形體消瘦,麵色不華,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沉細。治宜補脾燥濕解毒,方用參苓、白術、散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相繼服用40多劑後,脅痛腹脹消失,精神好轉,食量增加,大便正常,肝功能恢複正常。“澳抗”轉為陰性。

蘇某,男學生,半年前經某醫院診斷為乙型肝炎。經中西醫藥多次治療未效。來診時兩脅時時作痛,腹脹胸悶,納少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證屬肝鬱氣滯,熱蘊毒生。治宜疏肝解鬱,清熱解毒。以黃連解毒湯合四逆散加減。連服20餘劑,脅痛胸悶消失,肝功能複查正常,但“澳抗”仍呈陽性。後仍用黃連解毒湯加疏肝理氣藥物,再服20劑,則“澳抗”已轉為陰性。

就我所見,乙型肝炎多因濕熱蘊毒為患,治則宜清熱燥濕解毒為主,黃連解毒湯恰勝其任。臨床實踐證明,本方對乙型肝炎療效較好,不但能解除臨床症狀,而且能促使肝功能的恢複,也可使“澳抗”轉陰。

高血壓致陽痿宜陰陽雙補

香港林某,男,48歲。患高血壓病10年。現時有頭痛,心煩,麵赤,口苦,咽幹,睡眠不安及大便幹結等症狀。近3年來,更兼患陽痿病。檢查:病人身體肥胖,但講話聲音低微,稍動便感氣促,頭部經常冒汗。舌淡苔厚,脈細兩尺無力,根據症狀與體征,屬於腎水不足,不能濡養肝木,致肝陽上亢,故見高血壓;又由於長期腎水不足,導致命門火衰,而發生陽痿,此即所謂陰損及陽也。宜陰陽雙補,脾腎同治。用方:生地黃、熟地黃各18克,菟絲子9克,白術98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9克,補骨脂9克,雲茯苓9克,韭菜子9克,雙鉤藤12克,杭白芍15克,石決明30克,草決明12克,肉蓯蓉9克,柏子仁15克,口服5劑。服藥後,睡眠轉佳,頭痛見減,大便通暢,陽痿漸愈,恢複了性欲。前藥有效,再以前方續服5劑。

1星期後患者來診時說,“諸恙均已痊愈,無需再治療了。”

失眠伴耳鳴,亦因心火旺

沙田阮先生,30餘歲,失眠1年多,同時伴耳鳴3個月,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患者感到非常苦悶,因而身體逐漸消瘦。為了治愈疾病曾到西醫耳專科醫師處檢查,但沒有結果,不知是患何病。又看中醫,眾醫都謂“耳鳴為腎虛”,多給補腎壯陽之品,失眠與耳鳴更甚。後由友人介紹來我處診治。見其麵紅耳赤,口苦咽幹,舌苔黃厚,脈弦數有力。餘曰:“君非腎虛,乃心火旺盛也。”逐以黃連解毒湯合酸棗仁湯加減(黃連9克、黃柏12克、梔子卻、柏子仁15克、知母9克、茯神12克、川芎6克、生石膏30克、川牛膝9克、赭石24克、甘草30克),清泄三焦之火,以安心神。口服3劑,再來複診,以觀效果。服前藥3劑後,耳鳴明顯減少,睡眠也好了許多。前藥有效,按原方再服5劑。1周後痊愈。

小兒遺溺家人苦,中藥固腎可建功

周仔9歲,自幼起每夜必尿床。經本地西醫及中醫屢治無效,家人感到非常苦惱。一日,其母至我診所詢問:“遺溺有藥醫否?”我曰:“可攜來一診。”次日其母攜子來,見其子神態清醒,活潑可愛,就是全身消瘦,麵色萎黃。診其脈細弱,舌質淡苔薄。此屬腎虛,固攝無權,不能行使決瀆之職,故夜夜溺尿。用方(益智仁9克、覆盆子9克、台烏藥9克、石菖蒲9克、遠誌肉9克、金櫻子24克、蘇芡實12克、五味子6克、蓮須9克)。桑椹子24克、肉蓯蓉外),補腎固攝及調補心腎。上藥連服十多劑,則遺溺痊愈。2個月後,我又遇其母,詢問其子情況,其母曰:“自服藥後,現夜夜尿急能自醒起床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