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胡康民同誌,因病於2007年11月21日逝世。

胡康民同誌,湖北省枝江人,生於1932年,1951年參加工作,1953年9月入黨。先後在江北區團委、區委工作。自1980年8月調重慶市委黨史工委工作後,甘於寂寞……樂於奉獻,專心致力於黨史資料的征集和編研工作,以及黨史研究隊伍建設和研究力量的培育,是重慶黨史事業的拓荒者之一。此後,胡康民同誌先後任重慶市委黨史工委編研室主任,南方局黨史資料研究室主任,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以及紅岩春秋雜誌社副主編、主編等職。在任期間,他努力推動黨史資料征集,搶救人物口述史資料,積極整合全市社科力量,開展黨史重大課題的研究……不僅建樹頗多,更為中共中央南方局黨史、重慶地方黨史以及重慶近代史研究作出了開拓性貢獻,為這一事業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997年退休後,他繼續對我市黨史和近代史研究傾注熱情,竭盡所能關心、支持和培育青年人才,有求必應,毫無保留,以其嚴謹的學風、深厚的學養、謙虛的態度、高尚的人品贏得我市黨史和社科學界的普遍敬重。逝世前一天,他還以虛弱之軀帶領黨史研究室青年專業人員尋訪渝中半島的革命遺址、遺跡,耐心傳授他掌握的豐富史實和珍貴史料。雖然他已退休多年,但最終卻猝然倒在了黨史工作的一線。“畢生追尋真理,襟懷坦白,求真較真,老而彌堅;半世縱橫黨史,探隱索微,悟道傳道,死而方休。”這副多年受教於他的青年們敬獻於他的挽聯,或許就是人們對這位老人一生的公允評價。

胡康民同誌生前潛心治學,辛勤耕耘,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編輯《胡康民黨史研究文集》,是室委會根據老同誌意願,在周勇、陳國平等室領導具體指導下開展的。此書稿收集了胡康民同誌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實考證、學術論文。

宣傳文章共計54篇,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學特點、學術風格、理論修養,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與精神世界。

書稿的文稿搜集和編輯主要由趙權璧同誌承擔,征研一處、南方局研究室部分同誌參與了相關編輯工作。在書稿編輯過程中,廖伯康、黃友凡、鍾修文等老領導……胡康民同誌親屬以及生前好友都予以極大的關注與支持,廖伯康同誌還親自為書稿撰寫了序言。重慶出版社重點圖書編輯室也為文集的出版付出了辛勞。謹此……一並向他們表示衷心感謝!

由於編輯水平所限,書稿收錄不周、不詳之處難免,敬請讀者諒解,並不吝賜教……

編者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