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中國社(3)(2 / 3)

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需要,同時又要著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在新的世紀,改革開放需要進一步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化建設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並沒有完結,也不可能終結。因此,對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隻有隨著實踐的進展,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我們黨才能不斷提高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水平,領導人民群眾取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更大成績。

3.要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更深層次的規律,共產黨執政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都是建立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之上的。我們黨要提高執政水平,領導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必須從根本上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決定著曆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決定著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盛衰興亡。任何社會階級和政治力量,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就難逃滅亡的命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根本上就在於順應了曆史發展的規律。

江澤民同誌在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深邃、寬廣的眼光觀察和分析了當今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趨勢,特別是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及其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分析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使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有了更具時代意義和特征的深刻認識。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本質與動力上,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過程,科學技術是現代社會的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根本標誌。人類社會曆史表明,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活動,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人民群眾作為曆史的創造者,是先進生產力的創造主體,也是推動曆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敏銳地把握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趨勢與要求,不斷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保證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的根本要求。在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上,要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建設生態文明。20世紀是人類社會大發展的世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空前惡化的世紀。人類不能忽視自然參入人類文明創造與發展的重要作用,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堅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認為社會的全麵發展與人的全麵發展是辨證統一的曆史過程。推進人的全麵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都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曆史過程,這兩個發展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在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上,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應尊重各國的曆史文化、社會製度和發展模式,承認世界多樣性的現實。在人類社會發展方向上,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但必須看到,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我們對此可以作出科學上的預見並應當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對遙遠的未來做具體的設想和描繪,以免陷入不切實際的空想。

人類社會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人們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和認識也要隨之而發展。我們已經把握了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但仍有大量不同層次的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趨向的規律有待於我們去研究和認識。我們要推動中國社會不斷地進步,就要堅持不懈地探索社會發展規律,把握社會發展規律,按社會發展規律辦事,讓社會發展規律不斷發揮威力,以加速社會的發展。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必須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江澤民同誌號召全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要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創新,包括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創新。其中,理論創新是前提,是關鍵。其他一切創新都是在理論創新的指導和推動下進行的。要使黨的事業不停頓,首先理論上不能停頓。如果因循守舊,停滯不前,我們就會落伍,我們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世界在變化,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發展,迫切要求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