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雖然是新症,而且貌似輕微,但是卻又若突如其來之急症,此急症若不先醫治好,隻怕會要了人的命,因此關於這一點,我和莫軍師意見是相同的。”安小樓說道,“東瀛必須除掉,在這世界版圖上,要在東瀛島國屬上我大夏的名字!”
皇上坐在位子上凝眉沉思著,臉色陰沉,一言不發,過了許久他盯著安小樓問道:“你年紀輕輕,口氣倒是不小,難道你從不知道開疆擴土這件事多半是要兩敗俱傷的麼?”
“可是若我們今日不動手,隻怕往後他們便要占了先機了。”安小樓沉聲道,“這東瀛賊子精明又善隱忍,他們之前一直在厚積,此時隻待勃發了。”
“厚積薄發……”皇上沉吟道,“你們也都知道,朕今日已經決定要去攻打東瀛,可那東瀛遠在重洋之外。我大夏將士均不適應水戰,朕需要你們給出一個可行的計策。”
嚴慶皺眉思索著,俄而說道:“臣認為,當務之急就是操練水兵,趕造船隻,等時機一到,我們便渡海東征!”
“嗯……”皇上一邊聽一邊點頭,又去問安小樓,“吾兒,你可有什麼想法?”
“關於這一點,兒臣十分同意嚴尚書的觀點,作為一個強國,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軍隊才行,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或許不止有我們大夏和東瀛島國,誰又能知道在比東瀛更遠的海的另一邊是不是有別的強大國家呢?若是我們不早做準備,來日他們遠渡重洋攻打過來時,隻怕就悔之晚矣了。”
嚴慶和皇上都摸著胡須,邊聽邊不住的點頭。
“殿下,敢問這重洋之外,究竟會有什麼人對我們造成威脅呢?”嚴慶問道,求知若渴,不妒賢嫉才,這是他的另一個優點。
“是啊皇兒,你就說來聽聽看。”這個時候,燕武皇帝忽然間發現,他以往認為是不務正業不爭氣的兒子,原來眼界是如此開闊。
“這個就多了,從古到今,世人皆以為我們大夏一家獨大,不錯,我們的確強大,地大物博,人才輩出,可是這不代表這世界上就隻有我們一個國家。”安小樓說道,“剛剛所說的強大的海上帝國,據我所知,北方有個被稱作維京人的種族,這個種族善於海上征戰掠殺;還有一個法蘭西和英吉利,雖然他們距離我們較遠,但是這就不代表他們不會打到我們家門口來,因為這世上所有的海洋都是相互連通的。”
皇上和嚴慶有些入神的聽著,而安小樓則侃侃而談,把這興辦水師的必要性跟他們分析了個明明白白,把他們吹的是一愣一愣的,最後皇上歎息道:“什麼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包括朕都自以為是天下之主,沒想到這天下卻不獨是我這一處……”他的眸子裏閃動著點點星光,安小樓敏銳的捕捉到這一絲閃耀的星光,並分析之為——貪婪。
帝王都是貪婪的,都希望自己的領土能越來越大,臣民越來越多,這就是為什麼從古到今戰爭不斷的原因,歸根究底,就是一個貪字在作祟。
“皇上!”嚴慶躬身道,“臣以為,皇上登基未久,尚不宜考慮這些問題。況且南方仍有岐王餘孽需要清剿,因此臣請皇上”嚴慶是個比較保守的人,他認為後方未穩時,不要急於去拓展前方,凡事以忍為最高。
“嚴大人,我倒是認為,積極進取是對的,更何況此時人家已經欺負到咱們家門口了!”安小樓說道,“東瀛一隻上千人的軍隊就在福建沿海逗留,誰曉得他們會做出什麼事來呢?若不在他們張揚的時候給他們一拳,估計他們就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鐵腕。”
“可是,訓練一支軍隊需要很久的時間,再加上要考慮後方補給的問題……”嚴慶遲疑道,“我懷疑這一場戰爭,或許會兩敗俱傷。”
“軍隊可以先進行水性培養訓練,至於其他,我看可以邊打邊解決,因為我們若是畏首畏尾,對方就會得寸進尺,到時候悔之晚矣!”安小樓力辯道。
“好了!”燕武皇帝說道,“不要爭執了,就這麼決定了,速速去訓練水軍,打造船隻!”
“可是皇上,我們大夏本就不是個海上作戰的民族,船隻也都是些行走緩慢的,若是真的要和他們打海戰,隻怕還是要吃大虧的。”嚴慶急急說道。
安小樓聽後微微笑著對他說道:“嚴將軍,若是您擔心這個,那麼不必煩憂,我自會想法解決此事,您呢,就負責去好好的練兵,我呢,就負責去打造船隻,對了,別忘了我蘇州還有一支八百人的水軍呢。”
“嗯,吾兒之聰穎,舉世無雙。”燕武皇帝對安小樓的本領已經領教過了,現在他身上穿的龍袍布料就出自安小樓的工廠,再加上之前安小樓攻打蘇州的時候所製造的滑翔機以及改良成功,威力大增的火銃,都使得燕武皇帝為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