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五)(2 / 3)

“老板,我有點急事,能不能借您的大哥大打個電話?”歐陽看準那人放“大哥大”的時機,憑借著一身警服和一腔誠實、焦急的神色,和言細聲地湊到人家座位旁。

“大哥大”的主人先是發愣,“你怎麼知道我有大哥大?”

“我在另一頭已經偵察到了。”歐陽紅著臉笑道。

“大哥大”的主人繼而打量起畢恭畢敬站在他麵前的軍人歐陽。片刻,起身開箱遞過“大哥大”,說:“打吧!”

“謝謝老板!”歐陽感激地接過他從未握過的“大哥大”,隨即快速地打完電話後,再次感謝。

“別那麼客氣。來來,你也是到廣州?咱們坐一起。坐!”

“哎!謝謝!”

這麼來回的幾句客氣和寒暄,倆人便很快相識並神聊起來,而到下火車時,歐陽與那老板已經大有“一見鍾情,相識恨晚”之感。

此人便是“樊總”,樊迎朝。歐陽與其告別時彼此互留了聯係電話。茫茫人海中,這樣的相識與客套,可能對我們這樣經常外出做事的人每時每天或許都會遇見,過後也就天各一方,一輩子難有重逢或者聯係了。可歐陽與樊迎朝則不一樣,他們在火車上的這次相遇,竟然影響了彼此一生的事業與命運。

“你是歐陽先生嗎?我是樊迎朝呀!有點事想麻煩你一下……”出廣州火車站分別一年後的某一天,歐陽正在部隊營房內,突然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原來樊迎朝的弟弟從內地到深圳因沒有帶進入特區的邊防證,被邊防檢查站擋住了。樊迎朝想到了一麵之交的深圳“武警朋友”歐陽祥山,於是就打電話過來求助。歐陽一聽,是曾經幫助過他的“朋友”,便立即請示報告了有關部門後,親自趕到檢查站把樊的弟弟接進了深圳……

就是這樣一來一回的相互幫助,歐陽與大老板樊迎朝建立了彼此間的良好友情。樊老板馳騁商界多年,經驗豐富,生意做得又大,歐陽覺得自己剛剛下海,雖經小試知一點“海水的味道”,但真正要在商海中暢遊,沒有高手提攜和指導,絕對不可能嫻熟到在各種情況下駕馭於大海洶湧的波浪之上。樊迎朝無疑是歐陽認為的最理想的從商導師。其實一年多前歐陽在考慮從部隊轉業的誌願方向時就討教過樊迎朝。

“既然決定離開部隊,就幹脆下海!”樊迎朝當時給歐陽選擇轉業誌願起了決定性的引導作用。正是樊迎朝前後兩句話給了他具有挑戰性的激勵,前一句話已說,後一句樊迎朝是這樣說的:“下不下海由你自己決定,但到了海裏後我老樊會盡全力讓你學會搏浪……”

歐陽一生感激樊迎朝在他人生命運的決定關頭,給予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歐陽更感激的是這位因借用“大哥大”而巧遇的好友,教會了他搏浪的本領。

朋友一生一起走,

一聲朋友你會懂。

一句話,一輩子,

一生情,一杯酒……

《朋友》是歐陽平時最喜歡唱的幾首歌之一。每次與樊迎朝相遇和分別時,歐陽總愛哼這首歌。

“我去,我願意上樊總那兒好好學習。”歐陽在接到樊迎朝的電話後,一夜興奮。雖然他此刻口袋裏也裝了百萬存款,但他明確向老朋友請求道:“我去隻有一個條件,樊總千萬不要照顧我,我就從保安做起。”

“行。我答應。”樊迎朝十分高興自己的朋友能有這樣的境界和意識。

從那時起,歐陽真的在自己一邊開廠的同時,一邊來到了樊迎朝的豐潤集團任職。

豐潤集團是以開發房地產為主業的大公司,歐陽上任的第一個職務與他當過武警和部隊營長的身份有關——公司保安隊長。帶兵對歐陽來說,熟門熟路,幾天之後,“豐潤”的保安隊伍就成了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公司“特種部隊”。

“歐陽,你的事業其實還沒有真正開始,深圳又是個新興城市,發展很快,房地產業前景和戰場都很大。我們公司又是主業這個領域,所以建議你應該學習些房地產業方麵的管理本領。如果你不介意,可以當我的助理,這樣學得更快些。”有一天,樊迎朝找到歐陽,對他這麼說。

“謝謝樊總,但我還是想從當一個普通辦事員學起。”歐陽則堅持自己的主張。

樊迎朝滿意地笑了:“行,部門隨你自己挑。”

歐陽選擇了公司綜合辦公室,這個部門的業務主要是圍繞開發項目進行內外協調和批文及法律處理事宜,集中了房地產開發的管理和知識層麵的東西較多,這使得想入門的歐陽如同一塊海綿浸入了水中,他孜孜不倦地吸吮著……從房地產所能涉及的基本知識,到每一種批文的起草和報批程序都一一留心和不時請教那些老員工。

“氣人氣人!不知現在的政府官員到底是為誰服務的?一個批文他個狗日的就是拖啊拖,今天你去他說明天,明天等你去了,他又說材料準備得不充分。什麼材料都備齊了,他又說什麼什麼關係需要協調,沒完沒了,你不死,他是不會來救你的!你死了,他也不會同情地為你流一滴眼淚的!”某一天,有個部門經理氣呼呼地夾著皮包回到辦公室,又是牢騷又是罵罵咧咧的。一會兒,公司樊迎朝等老總也來質問:怎麼搞的,一個批文三個多月還批不下來!那部門經理委屈得直掉眼淚:“我上那個國土局都幾十次了,人家不是說這個問題,就是擺你根本弄不清的一堆新理由……反正我是辦不了啦!你老板把我辭了算了!”

“亂彈琴!我辭你要能解決事就太簡單了。沒有別的辦法,還是三個字:再去催!”

“可、可老板我也隻能還你三個字:不去了!”哪知那個受了委屈的部門經理不硬不軟地給自己的老板來了這麼一句。

“你不去,咱公司項目還幹不幹了?知道批文一天不下來公司要損失多少錢嗎?”老板被逼火了。

公司辦公室頓時一片沉默。

怎麼辦?政府部門辦事有時真讓人撓頭。那些在商場上叱吒風雲、一擲千金的大老板,最無奈的是往往因為一個批件之類的東西會敗在某些部門程序上。商界裏有種說法,叫做能吞金山的老板,也會怕連根鉛筆都削不好的衙門當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