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該歐陽倒黴,小鑄造廠正幹得歡時,因為汙染嚴重,政府一“掃蕩”就關閉了。不過這回歐陽心裏蠻平靜,因為他一算賬,除開所有的費用和罰款,開工兩個月他在鐵皮房裏賺了整整三萬元。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巨額財富。三萬元哪,加上前麵小賣部賺的和自己的轉業費,現在他的手裏已經接近50000元了。
此刻的歐陽,內心湧動著一股強烈的躁動:要幹大事,得有自己的正式公司,就是那種在工商局注冊的公司,並且在法人代表那一欄裏應當明明白白寫著“歐陽祥山”的大名。
“我看你這個人能吃苦,將來必定做得了大生意。我呢,有經驗,我們一起聯辦泡沫製品,保證有你賺的!怎麼樣?”一天,歐陽與一位在深圳幹了多年泡沫板製品的黑龍江佳木斯人童兆寅先生相遇,這童先生對歐陽特別賞識,一定邀歐陽聯手幹當時深圳包裝業很需求的泡沫製品生意。
“這個行當我不懂,你說我倆怎麼個幹法?”歐陽那顆躁動的心更加躁動。
“技術上我負責,廠子你來幹,利潤和風險按我們倆人的股份分擔,法人你來當……”看得出,童先生是個痛快人。
“得多少注冊資金?”歐陽一聽“法人你來當”這話,那顆激動的心都快跳出來了。可他又想到一個敏感的問題,因為他沒有實力。
“嗨,注冊資金是對付工商局的事,全深圳幾十萬個公司,有幾個真正是注冊資金到位的?沒關係,注冊時我多填些,你有多少出多少吧!”
“那——我們就一言為定?!”
“絕不反悔!”
歐陽興奮得緊緊握住童兆寅先生的手,說話都有些結巴了:“你、你說我、我們是不是應該給公司起個好名字?”
“那當然!”童先生是生意場上的老手,他瞅瞅歐陽,說:“你是帶過兵的人,文化肯定比我高,你給起個……”
於是歐陽思忖起來:“既然是我們倆的公司,最好從我們每人的名字上取一個字,你說是吧?先生的大名叫兆寅,兆這個字很好,吉利,不過用兆的太多了。寅,寅……這個字用的人少,可它有些偏。寅,哎,寅字跟‘銀’字很諧音嗬!銀,銀好!”
你的名字好,取祥、取山都吉利。童先生在一旁笑著插言。
歐陽突然將右掌往大腿上一拍:“就叫銀山吧!你我名字中各取一字,金山我暫時不敢想,但銀山還是要爭取的!”
好,銀山好!就這麼定了!童先生十分讚賞。
“深圳市銀山包裝製品有限公司”,就這樣在深圳工商部門正式注冊了!那天,歐陽從工商局拿回公司營業執照時,看一回,笑一回,笑一回後再看一回,總之那天他的心裏像灌了蜜。
歐陽祥山終於當老板了!歐陽自己認為這對他而言,具有曆史性的意義。盡管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他幹過兩個行當,但小賣部和鑄造廠不是執照是別人的,就是幹的地下“黑”工廠,這回“深圳市銀山包裝製品有限公司”可是國家正式承認的公司!而且法人代表那一欄上明明白白寫著楷體字的“歐陽祥山”四個字呢!有一次老朋友、梅林派出所的副所長葉發德上歐陽家,歐陽舉著執照跟人家這麼說。
泡沫廠上馬了,歐陽這才發現真正當老板並不那麼簡單!他自己手頭的錢有限,童先生其實並不比他強多少,注冊資金抽走後,僅以技術參股,所以實際上泡沫廠還是歐陽一個人撐著。
塑料泡沫製品的過程並不太複雜,設備則比鑄造要講究。一台像樣的泡沫製品設備好幾萬元。歐陽又一次感到像購置鑄造爐子那麼難了。還是老辦法,新設備買不起,尋找別人遺棄的舊設備吧。
“神鷹”再次出動。
快跑斷腿的歐陽最後鎖定位於水貝的深圳石化泡沫塑膠廠的垃圾堆——那垃圾堆裏有人家準備扔掉的幾台舊設備。生意很快談成:“歸你歐老板,我們的條件是,你越快把這些破玩意兒給我們清理走越好!”賣主這麼說。
歐陽立即謙和道:“好好,沒問題!沒問題!”
遺棄在垃圾堆裏的舊設備已經和泥土粘合在一起,歐陽讓妻子在湖北駐深圳的外貿公司辦事處那兒租借了一台吊車,費了大半夜工夫,才算把六台舊設備吊上車,運了回來。
又是六台!與上次鑄造廠搞的破設備一樣。“六六大順嘛!”妻子逗丈夫。歐陽則衝著滿是泥巴的舊設備,直喘粗氣。
六又六,對歐陽來說並不順。他在張羅完塑料泡沫製品的一係列配套設備後,正滿懷幹勁投入正式生產時,深圳特區出台一則新規定:所有工業鍋爐不準燒柴油。原因是用柴油造成的汙染太嚴重,相關企業隻能改用電。
歐陽一聽就叫苦。製造泡沫板本來利潤就薄,如果柴油改電,所有的利潤等於泡了湯!無奈,歐陽隻得把剛剛建起的工廠遷至關外的寶安西鄉,關外的鍋爐可以用煤。
到了西鄉後,歐陽了解到這兒的加油站對麵也有一家泡沫製品廠,老板叫章冠威,客家人,從事泡沫行業多年,為人厚道。歐陽喜歡跟這樣的人一起幹事。章老板見歐陽熱情真誠,於是倆人一商定,就聯手作業,一時間泡沫廠經營得有聲有色。然後,經過關內關外的一次搬遷事件後,歐陽意識到早晚有一天這關外燒煤的泡沫廠也會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限製。因為解決環境汙染是特區政府的一項長遠之計。營長出身的歐陽懂得兵家之道,與其讓別人趕著東躲西藏,不如提前後撤反為主動!
三五個月的生意場上,歐陽第一次運用起兵法之道,而且使薄力弱資的初始階段,得以提前擺脫了潛在的危險。這一次的成功,使日後的歐陽在幾千萬、幾個億的生意麵前始終保持著一種軍人特有的前瞻性決策能力,他因此再也沒有使自己因主觀的判斷有誤而陷入困境。
泡沫製品廠的撤出,歐陽並沒有造成損失,他把舊設備全部賣給了與他一起經營的章冠威和順德的一位老板,自己則還賺了一些薄利。歐陽對我說過,在生意場上,每逢生死存亡之時,薄利就可能是大利。因為你不提前撤出危險境地,就可能是全軍覆沒,傾家蕩產。與這相比,薄利就是大利。歐陽還告訴我,他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看什麼生意做到七成時,就該放手了,留出三成利給人家做,你就得迅速調整戰術,重新瞄準新的生意,再辟生財的戰場。如果你在一個行當把所賺的利,占得滿滿的,這個時候如果你再不出手,弄不好一夜間的工夫,會把你過去賺的錢全部賠個精光。歐陽的聰明之處,就是他每辦一個工廠或企業時,當生意紅火到七成左右時就將有形和無形資產一起轉讓給別人做,這看起來他失去了眼前的一大塊利,實際上他是規避了後麵即將發生的巨大風險。另一方麵,此時他出手的工廠或者企業,也能賣得最好的價錢。
這也成為了歐陽日後成功生財的一條經典秘訣。
包括歐陽自己在內,現在當他和他的那些喜歡吹捧他的人,都把歐陽早期一次次辦廠的經曆說成是“成功”,其實並不客觀。實事求是而言,初入商海的歐陽,對經商和生意之道並不熟悉,尤其是對辦企業更是門外漢。與所有剛剛下海者不一樣的是,歐陽有兩大可貴之處:一是他在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二是麵對失敗從不停止追求的步履。他很喜歡馬克思的這段話:“商品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
“從商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跳躍過程,而且是驚險的跳躍過程。你首先得敢跳,其次要學會跳,再者是要跳出水平來。”這是歐陽對“下海”的“三段論”總結。
走出軍營的頭幾個月裏,從某種意義上講,由於缺乏經驗,歐陽像隻無頭的蒼蠅,到處飛舞,又到處碰壁。當然,這期間他也聞到過不少勝利的“果香”。
歐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他的善於觀察和好學的習慣。在他經營泡沫廠時,認識過一位姓林的麵包廠老板,倆人一來二去,便成了好朋友。歐陽從林老板那兒了解到麵包廠投資少,製作程序簡易,需要的人手也不多,隻要有幾個固定的客戶幫襯,銷路便不成問題。歐陽覺得這種經營很適合自己時下的情況,所以在泡沫廠轉讓給他人時,他就立即轉向投資開辦了一間麵包廠。
生意果真不錯。一萬多元的投資,雇上幾個員工,再找上幾個固定客戶,每天送出去的貨,基本上不見回貨。歐陽聞著香噴噴的麵包,心頭也在甜滋滋地想:這可能就是我要尋找的理想之道:投入少,工作環境清潔,幹活不累,利潤又不薄。
小本生意人都追求這樣的理想。歐陽也不例外。
但生意場上的變數就這麼複雜。正當歐陽每天欣喜、愉快地陶醉在香噴噴的“麵包命運曲”時,也不知咋的,突然深圳市麵上的麵包越來越多,好像一夜之間發酵出無數麵包商!歐陽也弄不明白,先是他采取了比別人拉出去更多的麵包,然後不斷地跟人家搶市場,之後發現別人跟自己壓價。壓就壓唄!歐陽心想我就壓根兒沒想賺大錢,你賺一毛,我就隻賺五分,你賺五分我就賺二分一分!可即便這樣,沒多少日子,他的麵包還是根本賣不動。拉出去多少,回來的也是這麼多。麵包不像其它可以久放的物品,你一兩天出不了手,就得變質扔掉。一些黑心麵包廠老板把拉回來的麵包曬幹後再磨成粉重新加工成新鮮麵包再來出售,歐陽從小因為牽著瞎子姐夫給人算命時,有人家給過他餿飯餿菜,一吃這些東西就鬧肚子,有一回鬧肚子差點拉斷腸子。歐陽因此特別厭惡這類事。麵包廠剛開張,前期的好生意也才幾天,怎麼辦?歐陽嚐夠了經商的艱辛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