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環境安全逼近底線,安全高於一切(1)(3 / 3)

沒有汙染的行業,也沒有汙染的產業,隻有汙染的技術和汙染的觀念。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改變以行業作為判定汙染環境的錯誤觀念,對我國產業的布局有重要的意義。隻有擁有強烈保護環境的意識,才會產生一整套完整的環保政策和技術,也才會在環境保護上舍得硬投入,否則一切都是空話。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藍

空氣是重要的環境要素之一,人的健康離不開潔淨的空氣。大氣汙染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早已成為現代文明進程中揮之不去的夢魘。20世紀震驚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件是由於大氣汙染。

1.馬斯河穀事件: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時馬斯河穀工業區比利時馬斯河穀工業區,在這個狹窄的河穀裏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許多工廠。12月1~5日的幾天裏,河穀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積聚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三天後有人發病,症狀表現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一周內有60多人死亡,幾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許多家禽死亡。心髒病、肺病患者死亡率增高。這是21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

2.多諾拉事件:1948年10月26日~31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地處河穀,工廠林立,有許多大型煉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大部分地區受反報旋和逆溫控製,加上26日~30日持續有霧,使大氣汙染物在近地層積聚。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產物與大氣中塵粒結合是致害因素,全鎮14000人中發病者5911人,占全鎮人口43%。症狀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幹咳、頭痛、肢體酸乏、嘔吐、腹瀉,死亡17人。

3.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20世紀40年代初期,美國洛杉磯市

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三麵環山,處於50公裏長的盆地中,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全市250多萬輛汽車每天消耗汽油約1100噸,向大氣排放1000多噸碳氫化合物,300多噸氮氧化物,700多噸一氧化碳。汽車排出的廢氣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以臭氧為主的淡藍色光化學煙霧,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頭痛。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使400多位65歲以上的老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3/4的人患紅眼病。

4.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日~8日,英國倫敦市

12月5日~8日,地處泰晤士河河穀地帶的倫敦市上空處於高壓中心,一連幾日無風,風速表讀數為零。大霧籠罩著倫敦市,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煙粉塵在無風狀態下蓄積不散,煙和濕氣積聚在大氣層中,致使城市上空連續四五天煙霧彌漫,能見度極低。飛機被迫取消航班,汽車即便白天行駛也須打開車燈,行人走路極為困難,隻能沿著人行道摸索前行。由於大氣中的汙染物不斷積聚,不能擴散,許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倫敦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市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僅僅4天時間,死亡人數達4000多人。2個月後,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

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