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至大都的京杭大運河是維係蒙古朝廷北方統治的命脈,每年通過這條運河從江南運往北方的糧食多達數千萬石,一旦被截斷,後果不堪設想。雖然漕糧依舊可以通過海運的方式進行運輸,但海運風險極大,繞遠路不說還會受到季節限製,根本不能滿足大都的需要,因此重新打通京杭大運河,恢複漕運已經勢在必行。
高郵,正卡在京杭大運河的中間。
同年六月,剛剛被張士誠打的頭破血流的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苟兒派遣達識貼睦邇,並且聯合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佛家奴會同達識貼睦邇,再伐張士誠。
兩路元軍兵力多達十五萬,從西南,東南兩個方向齊頭並進,浩浩蕩蕩殺向高郵城。
石偉宸一直苦心經營的諜報組織此時終於收到了成效,達識帖睦邇兵馬一動,石偉宸立刻就收到了消息。
與此同時,大都也傳出風聲,元朝廷正在大都集結大軍,征調甘陝,漠北,遼東,西域,高麗等地數十萬大軍南下,意圖一舉蕩平起義軍。不過這僅僅隻是傳聞而已,石偉宸的內衛府才成立了不到一個月,雖然之前就在外麵布置了一些細作,但情報收集也還僅僅隻是局限在江淮一帶,大都對於盤踞滁和的石偉宸來說還是太遙遠了,以石偉宸現在的實力實在是鞭長莫及。
接到消息的石偉宸頓時有種唇亡齒寒之感,大都傳出的風聲雖然還隻是傳言,並不能確定真假,但石偉宸知道這並非謠言,達識帖睦邇和佛家奴發起的這次進攻雖然沒能把張士誠怎麼樣,但這不過是一場前哨戰。很快蒙古朝廷和他的仆從國將彙集起規模空前的大軍滾滾南下,張士誠,以及所有活動在江淮的起義軍很快就要大難臨頭了。
每念及此,石偉宸都痛感時間的緊迫,必須抓緊時間攻下廬州,穩固好後方後渡江南下。必須搶在張士誠之前攻占東南富庶之地,然後翻過身來對付西麵的天完朝,以免陷入曆史上老朱兩線作戰的窘境。
.................................
斧子嶺山穀內的火器隊訓練場上,“砰砰砰砰”一陣火銃鳴響,刺鼻的白煙團團升起,五十步之外的長木靶上濺起一片木屑,六十名火器手在軍官的命令下開始裝彈,隨後又進行了兩次齊射。
等他們射擊完畢,把銃口向上豎起後,石偉宸帶著一眾主官一起走到木靶旁,一個火器教官上去挨著數彈孔,數一個就用筆畫上一個地方,木靶上固定著甲衣的地方還揭起看過,一會回來回報道:“大人,共打放一百八十銃,打響一百七十五銃、命中八十八銃,命中率約五成。”
對於這個數據,石偉宸還算滿意,命中率隻有五成,這個數據雖然不高,但這個時代的火器的命中率都一個尿性,五成的命中率已經很不錯了,至於啞火的問題也沒什麼,火繩槍由於是采用明火擊發的發射方式,啞火率本就比較低,一百八十槍裏才隻有五槍啞火,水準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石偉宸過去揭起一件鐵鱗甲,上麵一個甲片被擊中,洞口向後裂出許多鋒利的鐵片,尚有餘溫的鉛彈就嵌在甲衣後的木板中。石偉宸一伸手,站在身後的梁成會意的拔出腰間的匕首遞到石偉宸手中。刀尖一鍬,石偉宸把鉛彈挖出,發現鉛彈已經嚴重變形,有些地方已經碎裂。若是擊中人體軀幹,柔軟的鉛彈便會在人體中分裂成許多小塊碎片,形成可怕的空腔效應,最終在身體上留下一個致命的傷口,在這個時代沒人能救得活。
捏著已經變成不規則幾何體的鉛彈端詳了半天,石偉宸不由想起了和州之戰時元軍重裝騎兵無視己方密集的箭雨,發起排山倒海的衝鋒時的情景。捏了捏鉛彈,石偉宸低聲哼了一句:“看你狗日的還能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