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無法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而社會,則是有規則的,或者說是以固定形態出現的,是很難輕易發生改變的。因此,人要在社會中生存,不能簡單要求社會改變來適應自己,而要先想辦法讓自己改變來適應這個社會。如果自己總是特立獨行於社會規則之外,就很難為社會所接納。換句話說,要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
生存處世是一件大事情,要想在花花世界中好好地生存下去,就要善於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首先要在觀念上進行改變。人本身就是自己觀念的產物,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其次,改變自己要付諸行動。行動才能造就人,人的命運就是行動的結果。觀念隻有付諸行動,最終才能成為現實。
2009年9月6日,剛剛宣布辭去穀歌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複通過媒體宣告自己將完成人生中又一次華麗的轉身—成立創新工場並出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以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幫助中國打造一批新一代高科技公司。創新工場的成立,標誌著李開複從此告別打工生涯,進入獨立創業階段,其身份也由跨國公司高管轉變為幫助年輕人成長的導師。
其實,在李開複的人生中,數次經曆了這種重要的改變。
在2005年加盟穀歌之前,李開複是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負責.NET方麵的研發工作,在服務器軟件、Windows、Office、Vista等軟件裏麵都有李開複團隊開發出的技術。在晉升為全球副總裁之前,李開複於1998年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中國研究院建成了一個國際一流的計算機研究院。
在加盟微軟之前,從1996年到1998年李開複在SGI公司擔任互聯網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多個產品係列的發展方向和公司互聯網策略的製定。同時,他還兼任Cosmo軟件公司總裁,負責多平台、互聯網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件方麵的研發工作。
在加盟SGI之前,李開複於1990年到1996年在蘋果公司服務。他在蘋果公司的最後職務是交互式多媒體部門副總裁,李開複帶領這個團隊奠定了蘋果在多媒體方麵的領先優勢,並開發出了QuickTime、QuickDraw3D、QuickTimeVR、PlainTalk等一係列產品。
在加盟蘋果公司之前,李開複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並且很有希望在幾年內晉升為終身教授。
在任職卡內基·梅隆大學之前,李開複是該校的博士生。讀博期間,李開複運用統計學方法將電腦的語音識別率提高到了96%的水平,這項發明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
在就讀卡內基·梅隆大學之前,李開複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本科生。畢業的時候,他的成績是全係第一名,同時,他大學四年的平均分是3.9,這在計算機係也是史無前例的第一高分。
在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之前,李開複是田納西州橡樹嶺學校的一名學生。在橡樹嶺學校讀書期間,李開複獲得過州際作文比賽大獎,贏得過美國高中生創業嚐試課程第一名,是全校選出的將來最有可能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