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段誌超.政黨政治視角下的政黨與國家權力——兼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度.學習與探索,2004(3).
[64]王虹.當代西方政黨執政的基本模式及其分析.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65]林尚立.製度整合發展:中國共產黨建設的使命與戰略.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4).
[66]劉瑞,吳振興.政府人是公共人而非經濟人.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2).
[67]高慶.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法律調控.探索,2000(1).
[68]金太軍,張勁鬆.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製.江海學刊,2002(2).
[69]道格拉斯·C·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70]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71]徐勇.“政黨下鄉”:現代國家對鄉土的整合.學術月刊,2007(8).
[72]陳錫祺.孫中山年譜長編(下、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
[73]馮·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
[74]陳岱孫,丁冰.現代西方經濟學說.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75]丁冰,等.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76]李道揆.美國政府和美國政治(上、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77]薩繆爾·亨廷頓.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78]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79]彭和平,等.國外公共行政理論精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
[80]弗蘭克·J·古德諾.政治與行政.王元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81]羅大明.改造官僚行政: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論探索.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6(8).
[82]侯少文.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3]程壽.公共治理理論哲學基礎的演進及其對我國政治發展的啟示.攀登,2004(6).
[84]何勤華.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徑和模式的比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85]秦宣.論共產黨治黨治國的理論創新.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3(5).
[86]人民日報社論.大力推動依法治國進程.人民日報,1997‐10‐17.
[87]彼得·德魯克.後資本主義社會.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88]托尼·布萊爾.新英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89]比爾·克林頓.希望與曆史之間——迎接21世紀對美國的挑戰.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90]聶運麟.論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8(6).
[91]弗朗西斯·福山.國家的構建——21世紀的國家治理與世界秩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92]子杉.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93]李世博.知識分子的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
[94]葉江.當代西方的兩種民族理論.中國社會科學,2002(1).
[95]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古代社會.楊東蓴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