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後記(1 / 1)

從2004年起,延安炎黃文化研究會和延安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為對軒轅黃帝和黃河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先後組織過4次考察,沿著黃河秦晉大峽穀、河套地區及周邊地區,對許多遺址和有關地方,進行了實地考察,並收集了不少資料。從此我進入研究黃帝文化的領域。我是從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入手,然後深入到黃帝這個人。起初為了參加一些研討會,開始寫了幾篇文章,後來又看了許多資料,接觸到許多實際情況,便萌發寫一本《華夏黃帝——中華文化探源》的念頭。

我從2005年元月開始寫《華夏黃帝——中華文化探源》,到3月份寫出前言和前三章。中間停了幾個月,從2005年11月到2006年3月又寫出了三章,按照原構想完成了三分之二。此後擱筆停了一段時間,寫別的東西,但仍然在收集資料和進行考察。在放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又有了許多新的想法,對原構思作了不少改動,對前幾章也充實了不少內容。從2009年3月繼續寫作,一邊考察一邊寫,到5月完成了全書初稿。曆時將近5年,有的章節修改過十多次,總算完工了。

我寫這一部書,花了很大精力,研讀了不少古籍,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對有些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考證和研究,所以有些個人獨特的看法,寫出了真實情況。這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書,我想會引起大家的共鳴,可能也會引起一些爭論。但我大膽地提出了一些看法,也提供了一些線索,希望有更多的人把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對黃帝的研究進行下去,多出成果。

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對黃帝的研究,我是初次進入這個領域,根底不深,見識淺顯,拙作不免也有差錯,我盼望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感謝延安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和延安炎黃文化研究會的大力支持,感謝三秦出版社責任編輯賈雲編審付出艱辛的勞動,對書稿核對和審閱。並感謝一同考察的同誌的支持。王博達拍攝了部分照片。

2010年4月2日於延安黃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