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2)

爹在輕聲低安慰著娘親,歎著氣。

我靜靜地站在牆下沒動,過了好久,屋裏完全靜了下來,院子裏又恢複了萬籟寂靜,天上連星星都沒有,陰沉沉的,隻有濃重得化不開的黑。

紀玉沒有回村過年,緣於一場預謀許久又突如其來的政變。

本朝太後與丞相一黨擁立先帝長子秦王為帝,趁小年夜皇上在玄武門與民同樂之際發動兵變,雖知靖南王早有布置,在手下大將呂洵直帶領軍官相護下,皇上逃回了宮中,連夜發布徼文,征討秦王一黨。

太後在兵變時已喬裝出了宮,與丞相、秦王在河北彙合,擁立秦王為帝,立偽國號周,以太後名義發布徼文,稱當今先帝有意立秦王為帝,當今皇上篡改先帝旨意登上皇位,名不正言不順。

原來太後並非皇上生母,太後當年並非留下一子,於是先帝選了更令他歡心的次子——淑妃之子繼承皇位,也就是當今聖上。

而太後當年為皇後時,與淑妃多有爭寵,極恨淑妃,對其子登基,隻得無奈忍讓。

當今皇上雖遵先帝意願,侍奉先皇後為太後,卻剝奪了太後在後宮的一切權利,讓太後更加暗恨不已。

而秦王亦對先帝棄長立幼心中有怨,但表麵對皇上卻極為恭順,皇上一時不查,竟讓他在幾年來培植起了勢力,強大到皇上亦不敢輕舉妄動。

而這些年來,在他國的景玄也無時不在關注著朝堂的情形,並利用在他國精心積累的能力,暗地刺探著朝堂的情形,在皇上寢食難安,渴望得到援助之時,在最適當的時間,與皇上暗中取得了聯絡。

於是,皇上在一個適當的時機,將景玄迎回了都城,為老靖南王平反,恢複景玄的侯位,將西南十八郡劃歸靖南王府。

景玄果然不負其所望,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迅速地攏聚了老靖南王的舊部,以手段拉攏了力量,成為了皇上清內亂的底氣。

秦王一黨也日益發覺危險,於是,提前發動了政變。

有太後的懿旨發布徼文,加上本朝立嫡立長的祖訓,秦王的起兵,看似名正言順,再加上秦王多年的苦心經營,也聚集了不少追隨者。

正月,西北路兵變,反,漳南兵變,反。

正月,皇上調集西南路兵、江南軍士,以靖南王為元帥,呂洵直為先鋒,征討叛軍。

紀玉隻傳了一封信,他追隨靖南王麾下為幕僚,平安。

這場戰事,直持續了半年之久。

雖未直接波及寧郡,可這關係是否更朝換代的戰事,引起了天下的關注。

四個月後,漳南兵被擊敗,降,秦王退守西北;又兩個月後,西北兵敗,降,獻出秦王、被廢的太後、被革職的丞相,戰事結束,舉國歡騰。

靖南王平亂有功,加封忠義公,麾下眾人均論功行賞,呂洵直平亂有功,封為鎮國將軍。統領都城禁軍及軍機營,呂將軍辭而不受,聖上遺憾之下,依呂將軍之意將呂將軍調往江南任督軍。

我們也在歡喜中盼著紀玉的喜報,傳來的消息卻是紀玉被賜婚。

景玄作為叛臣之後逃往塔西國,得塔西國王庇護,與塔西國王子情誼深厚,如今老國王去世,王子登基,在平亂戰事中,暗中相助景玄,才使得景玄能在半年內平亂。而塔西國公主跟隨使團見景玄時,卻看上了景玄的幕僚紀玉。

塔西國民風開發,公主大膽熱烈,直接向皇上要求賜婚,皇上此次得塔西相助,也想與塔西交好,龍顏大悅,禦口親許不計較紀玉禦前發誓不娶親的誓言,親自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