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廁所建築中的風俗與風水(2)(1 / 3)

北方農村的這一做法非常古老,古老到宋朝人都會嫌它落後。因為早在宋代,政府和農學家在勸農時,就建議農民在“糞屋”之中,鑿一個深池,四周用磚砌起來,不讓滲漏,再把掃地的塵土和草木灰及落葉等倒進去,澆上糞汁一起漚製發酵,等到播種時把這些肥拿出來,這樣就能殺菌消毒,增加肥力並提高產量。“糞屋”,既然是“屋”,顧名思義,至少它有個遮風擋雨的棚子,而不是露天的。這一點和現在的糞便無害化處理的要求以及衛生廁所的要求已相去不遠。而今天北方農村仍然廣泛采用露天堆肥法,豈不是落後太多。南北豬舍的差異

由於雨水的影響,南北方農村豬舍的構造也有很大的不同。南方大部分地區農家的豬舍就是和廁所連在一起的幾間房子。通常是兩到三間,一間做豬圈,中間是廁所,另外一間或養羊或堆放雜物。與主屋的差異在於,做豬舍廁所的房子要低矮許多,房間的結構也很小,建房用的材料比較差,能湊合就湊合。豬吃食睡覺活動的場所都在房間裏。過去豬圈的地麵(一些地方稱為豬圈底子)通常用磚頭現在用水泥鋪得略有坡度(鋪豬圈地麵也有一些傳統風俗,比如蹲在裏麵操作的人不能說話,更不能與人打鬧,不然豬將來會調皮,甚至會把豬圈底子拱翻,而豬老這樣忙活是不容易長肉的)。豬圈底子鋪好後,鋪的人也要蹲在裏麵享受一碗大肥肉。

北方因為幹旱少雨,豬的活動場所就是露天的,豬圈四周有小圍牆限製一下豬的活動範圍,而後依托院牆和廁所牆再加一根柱子搭建一個簡易的天棚,天棚的麵積大概兩三個平方米,棚子下麵就是豬休息的地方,棚子的主要作用就是為豬擋擋露水霜氣而已,而不是如南方的豬圈那樣主要是為了擋雨。豬休息的地方和活動的地方也不用鋪磚頭水泥,就是自然的土基。

說到這裏,南北方廁所的一些基本區別已經非常清楚了。一個最基本的區別是北方廁所的廁坑裏麵是幹的,而南方的廁坑裏是水。其次是北方廁所的廁坑主要是方形的。第三,北方的農家廁所雖然與豬圈相連,但也僅僅是相連而已,豬圈和廁所之間並沒有相互依賴,必須在一起的理由,而僅僅是因為兩者某些方麵相似,連在一起少一個空氣汙染源而已。所以,東北農民就把二者分開了,而南方基本不會出現這樣的布局。第四,南方農家的糞坑是糞肥漚製發酵的工具,而北方的糞坑隻是肥料的一個中轉站,它的腐敗發酵程序是在廁所以外的地方完成的。黿別致的海邊廁所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還有一種廁所很值得一說。這種廁所依岸傍海而建,說是廁所,隻是就它的實際功能而言,其實,就是一所淳樸敦實空空蕩蕩的小屋。“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是描述江南水鄉的一種獨特的民居風光,說江南水鄉很多人家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把房子懸空半架在河麵上,通風透氣,景色宜人,尤其是夏天特別涼爽。那麼,東南沿海的這種廁所與江南水鄉的那種民居可謂異曲而同工。在海水裏打幾根紮實堅固的木頭樁,然後倚著木樁和海岸之間搭建一座小房子懸空架在海麵上,房間裏的“地麵”由厚實的木板鋪設而成,木板之間留出適當的間隔,人就可以跨蹲在兩塊木板之間方便了。房子中間用木板等物隔成兩小問,作為男女廁所的界限。廁所的糞池就是浩瀚無邊的大海。可以想見,這樣的廁所通風透氣條件是任何一個城市的廁所所無法比擬的。而且,由於積久成習,人踏進廁所引起的輕微晃動很快就會引來魚群。和城市的許多公共廁所不同,在那裏,如廁者一低頭,通常看到的是糞便的汙穢和蛆蟲,而在這樣的廁所裏,如廁者看到的湛藍的海水,是海水中嬉戲喧鬧的魚群。那魚兒,品種繁雜、各式各樣,奇形怪狀,大小不一,色彩斑斕,神態各異,有的優雅如紳士,有的滑稽似小醜……比在海洋館裏看到的真實,比在動物園裏看到的自然。糞便一掉入海水,紳士也罷,小醜也罷,統統變成了瘋狂的強盜,隻見水花亂濺,白影翻飛,眨眼之間,糞便就被搶食殆盡。人與魚兒之間形成了一個自然的生物鏈。這樣的廁所,自然、淳樸、清潔、衛生、環保,實在是大自然的厚愛與人類智慧的完美結晶。再回到城裏的廁所,滿刻著人力斧鑿的痕跡,滿眼是矯揉造作的裝飾,甚至還有濃烈的劣質香水的刺激,會讓人感歎人工的拙劣與無能。當然,這樣的廁所對初試的人也是一種考驗:懸空的構造,稀疏的地板,起伏的海水,加上人踩上去的晃悠,常常會讓初來者有不安全感。不過,一旦“上”過,就知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樣的感受了。建造廁所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