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守字訣(1 / 3)

守法律,守紀律,守秩序,

守規則,守規矩,守本分,

守道德,守原則,守秘密,守機密。

守的意義

人必須要守住一些東西,否則就不能安身立命。就好比軍隊守不住陣地就會潰散、國家守不住城池就會滅亡一樣。

那些我們不能失去的東西是我們人生幸福的前提條件,人若不能守住父母子女愛人間的親情(如那些自私的人),心靈就會在孤獨中煎熬,人若是不能守住工作和積蓄(如那些賭博的人、懶惰、縱欲的人),就會在貧窮中煎熬,人若是不能守住做人的基本原則(如那些沒有操守沒有底線的人),就會在欲火和欲望的不能實現及實現後的不良後果中煎熬,還會在社會、組織、上級、同事、朋友、親人的否定和排斥中煎熬。當人因為不能守住這些東西而犯罪,還會進入監獄中受煎熬。

人生和工作都需要我們積極進取,但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也有許多需要我們堅守的東西。守和攻是軍事哲學中的一對命題,看似截然相反,實則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如果我們失去了一定的人生操守和職業操守,那無論我們如何積極進取最終也會失敗。

守與攻是相對的,守住一定範圍不讓敵人攻入,是守,比如守城、守土,而守住一定範圍不讓自己逾越,也是守,比如守家、守德,守字訣的守包括這兩種含義,而以後一種含義份量更重。

守字從指向實物而轉化為指向一些抽象的概念時,守的意義主要就是不逾越、不違備、不超過、不失去,守就是要自我克製,使自己遵守一定之規。工作中,對於那些重要的,必須堅持做到的,我們要守而不失,這就是守字訣的意義所在。

與守有關的詞彙有:遵守、堅守、守住等,遵守是正常狀態下我們在做的事情,我們按平常的做法去做就做到了,堅守則意味著遇到了一定的困難,需要靠堅定的信念來堅持遵守,守住則強調結果,如“守住道德底線”,是在強調守的結果。

守住那些必須守住的東西,可以保證我們在事業的航道上不會翻船不會落水,守住那些必須守住的東西,我們才能保持人性的光輝,才能讓我們的事業既成功又保持美好。

守法律

工作中要堅守法律,法律不可違犯,違犯了必被追究。如果我們違犯法律去做成一些事情,那麼即便一時做成了,過後也會被法律推倒,徒勞無功而反獲其罪。守法意識必須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違法的事堅決不碰,即便能獲得不小的利益也不可動心。

偷竊組織財物,非法挪用資金,出賣商業機密,貪汙浪費,打架鬥毆,造謠中傷,損壞公共財物,出賣組織利益,這些非法的事情要堅決不碰。

其實大家想加強守法意識不難,麵臨衝動的時候常想想罪犯的待遇如何就可以了。

守紀律

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靠紀律來約束成員的家思維和個人習慣,一個紀律散漫的組織將無法成功運轉,而一個紀律散漫的員工也終將會被淘汰。

凡是紀律所不允許我們做的,我們就不能碰,碰了必被懲罰。

為什麼要製定紀律,就是為了防止我們犯獵誤。

對紀律增進了解有助於我們的成長,因為紀律本身就是工作規律的一種體現,它是人們根據日常工作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來的行為準則,通過對紀律的學習和思考,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工作,更好地把握工作。

紀律在人類曆史上可謂是源遠流長,在國家,紀律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法律,如《左傳·桓公二年》:“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在佛教,則有經律論的三藏,戒律就是佛教的紀律。在軍隊中,紀律就是軍紀,如蘇軾 《王仲儀真讚》:“轉運使攝帥事,與副總管議不合,軍無紀律。”

可見在任何一個組織,都不能沒有紀律,毛主席《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說:“一:在人民內部,不可以沒有自由,也不可以沒有紀律。”

紀律就是約束我們錯誤的、不好的行為的,凡是有上進心的人,都會樂於遵守紀律。

軍紀嚴明的軍隊才可能打勝仗,紀律嚴明的團隊才可能做出像樣的業績。沒有紀律就不能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紀律是組織不可缺少的保障,紀律是我們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不遵守紀律就是損害大家的共同利益,是不道德的行為。一個具有職業修養和道德修養的人,必定也具有較強的紀律性,能自覺執行紀律、維護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