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封郎中張君墓誌銘》
蹇於仕,以為人尤。不憖施以年,孰主孰謀?無大憾於德,又將何求?
·《葛興祖墓誌銘》
夫辨邪正之實,去萬事之例,而歸宰相之責;破佛與老,合兵為農、以立天下之本;設學校,獎名節,以材天下之士;正名分,定考課,通財幣,以成製度之法:古之所以治者,不皆出於此乎?而時議之言如此。讀其書以求其誌,嗚呼,公之誌何如也!
·《太常博士曾公墓誌銘》
沈公儀儀,德義孔時。升自東方,其明孰夷?視瞻歎譽,無我敢疵。正晝而隕,嗚呼可悲!序傳有史,亦在銘詩。
·《內翰沈公墓誌銘》
嚐獨以謂天之生夫人也,殆將以壽考成其才,使有待而後顯,以施澤於天下;或者誘其言,以明先王之道,覺後世之民。嗚呼!孰以為道不任於天,德不酬於人,而今死矣!甚哉,聖人君子之難知也!以孟軻之聖,而弟子所願,止於管仲、晏嬰,況餘人乎?至於楊雄,尤當世之所賤簡,其為門人者,一侯芭而已。芭稱雄書以為勝《周易》。《易》不可勝也,芭尚不為知雄者。而人皆曰:古之人,生無所遇合,至其沒久而後世莫不知。若軻、雄者,其沒皆過千歲,讀其書,知其意者甚少。則後世所謂知者,未必真也。夫此兩人以老而終,幸能著書,書具在,然尚如此。嗟乎深父!其智雖能知軻,其於為雄,雖幾可以無悔;然其誌未就,其書未具;而既早死,豈特無所遇於今,又將無所傳於後。天之生夫人也,而命之如此,蓋非餘所能知也。
·《王深父墓誌銘》
嗚呼深父!維德之仔肩,以迪祖武。厥艱荒遐,力必踐取。莫吾知庸,亦莫吾侮。神則尚反,歸形此土。
·《王深父墓誌銘》
孔子論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固有等矣。至其以事親為始而能竭吾才,則自聖人至於士,其可以無憾焉一也。
·《叔父臨川王君墓誌銘》
夭孰為之?窮孰為之?為吾能為,已矣無悲。
·《叔父臨川王君墓誌銘》
刁氏南祖,奮功以武。詒祿於孫,有蔚其文。君以祖芘,厥艱初仕。祗載不惰,有榮於位。徂相名原,窾此新宮。筮雲終吉,銘告無窮。
·《虞部郎中刁君墓誌銘》
宜壽也,五十而已;宜貴也,止於博士。謂卒有後也,而終無子。嗚呼夫子!命不可與謀,其歸其安,永矣茲丘。
·《王會之墓誌銘》
芒乎其孰始,以有厥美?昧乎其孰止,以終於此?納銘幽宮,以慰其子。
·《大理寺丞楊君墓誌銘》
王亡晉封,遠跡南土,公始有廟,妥其禰祖。孰強以傲?孰忌以爭?孚予恭寬,在窒而亨。嶷嶷之節,因時乃發,曰黜予咎,匪仇予遏。避善不名,亦不隕聞,置銘新墓,維以長存。
·《主客郎中叔祖墓誌銘》
浮揚清明,升氣之鄉,沉翳濁黑,降形之宅。其升遠矣,其孰能追?其降在此,有銘昭之。
·《節度推官陳君墓誌銘》
可以無禍,有功於時。玩君安榮,相顧莫為。誰其視死,高蹈不疑?嗚呼康州!銘以昭之。
·《贈光祿少卿趙君墓誌銘》
蹈汙而陵巇,又左右以窺,以僥其私,人趨為之,而公謝不為。秀發而豪眉,子孫頎頎,以榮其歸,維帝之詒。
·《屯田員外郎致仕虞君墓誌銘》
擐堅挽強,可捍四方,視時馳張,以不悖於常,維士之良。
·《左班殿直楊君墓誌銘》
士或為仁,稱止一鄉,至其後興,厥聞乃光。或業以勤,而傳之記,維是不朽,實君有子。
·《吳處士墓誌銘》
於此有木焉,一本而中分,其材均,樹之時又均,或斷而焚,或剖以為犧尊。誰令然耶?其偶然邪?吾又何嗟?
·《比部員外郎陳君墓誌銘》
有幽滁山,塗水兩間,槃礴演迤,乃多君子。我儀其蓄,以博厥聞,我肖其滌,以清厥身。書此哀石,永詒後人。
·《秘閣校理張君墓誌銘》
句宗華陽,世實京兆,來家東都,公考有廟。溫溫句公,有美有相,不銜不求,卒為圭璋。考翼在上,公承在下,為此幽宮,亦浚之野。
·《贈尚書吏部侍郎句公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