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讓最有勇氣最有創造力的人幹事業(1 / 1)

一說到轉變觀念,總讓人有些沮喪。

官員護官帽的執著遠勝於幹大事業的氣魄;企業家仍是計劃經濟的執行者,不懂現代管理,沒有開拓市場的能力;公務員因循守舊,辦事拖遝,沒有全心全意的服務意識;市民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缺乏基本的進取態度……如此說來,更新觀念便無從談起,無從下手。毋庸置疑,這樣的怨天尤人是有其現實存在基礎的,否則更新觀念的呼聲不至於那麼強烈。然而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氛圍之下,轉變觀念又談何容易,許多人又在發問:我們的觀念是陳舊,但新的觀念是什麼?我們又怎樣轉變過去?

上海市普陀區區長胡延照有一番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要讓那些有勇氣的人出來做事情,要讓那些有創新精神的人出來成就事業。因為這些人身後跟的是信息、市場、資金、技術和新的動作技巧,他們的實踐就是在轉變觀念。這些人有開一代風氣的勇氣,敢於拋棄陳舊迂腐的觀念,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創業的成功不僅是對自己能力的證明,更是對社會創新意識的激勵。

讓最有勇氣最具創造力的人在實踐中推動社會轉變觀念,這是一劑好方子。

新觀念產生於實踐,實踐的主體是人,是那些不甘落後、不甘平庸、不甘暮氣沉沉,喜歡標新立異的才俊。學習別人的新觀念固然重要,但大多有個“水土不服”的毛病,引進擁有新觀念者當然很重要,但我們能空降多少人才?那麼,走就地取材路線,我們有這樣的有勇氣,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嗎?

有。

就在我們的官員中、企業家中、市民中、農民中。除去那些已經逃出圍城到外麵去闖蕩的人才以外,我們仍蟄伏著大量的人才。他們的身上不僅有勇氣有創新精神,還有許多缺點,而且是非常突出的缺點,有的意氣風發鋒芒畢露,有的恃才傲物高視闊步,有的玲瓏剔透、門檻精得讓朋友都厭惡,這些人喜歡用自己的眼睛看事情,用自己的腦袋想事情,用自己的方法做事情,他們比平庸者多了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容易招嫌的毛病:抱負。

我們已經失去了許多這樣的人,他們走了,他們之所以走是自恃有才幹,有出去創業的勇氣,我們沒有資本再失去了。

讓這樣的人出來幹事業,成就事業,就是整個社會轉變觀念的突破口。敢不敢選擇這個突破口,本身就是在檢驗我們願不願意轉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