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8年3月31日,人們對日冕層的探索終於取得了新的成績,經過了幾個月不懈的不計成本的投入,一直困擾著太陽探索工作的日冕層中50萬公裏處的超高溫帶再也不能成為攔路虎了,一條新的低溫通道被找了出來,這條位於日冕層中50萬到120萬公裏之間的這段空間裏1565號航線和1566號航線之間的低溫通道,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條低溫通道的發現,為人類像太陽表麵輸送更大型的探測衛星,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同事們,現在新的低溫通道已經找到了,我們再也不需要去麵對日冕層中的兩條超高溫帶了。現在對於太陽探測分析的最新數據是怎樣的。”王新陽說道。
“總指揮,最近的這段時間我們一直還是使用“破甲者”的轟炸和衛星的衝擊來對太陽的表麵進行探索,據最新傳回的數據分析,現在我們所探索到的5萬多米的深度,那個深度的溫度為8000多攝氏度,地質的結構也沒有什麼變化,組成成分和地表沒有什麼區別。從現在的數據分析,無法得出太陽能量輸出放緩的原因。我們必須想辦法突破太陽的表層,對整個太陽的表層的構成情況完全了解之後才能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但是,以我們現在的探測手段隻能夠到達這個深度了,要想了解更深度的情況就要用心的探測手段才行。”米歇爾說道
“奧,是這樣的情況啊,那關於太陽的太陽地表探索的思路和設備,海濤有沒有什麼新的進展。”王新陽問道。
“總指揮,是這樣的,按照之前的構思,太陽的能量輸出放緩是出在地表層上,而據我們現在的了解,太陽液態的表層厚度大約是1000公裏左右,現在我們就要想辦法突破這1000公裏的限製。
現在我們的飛行器的製造材料最高的耐溫效果是1.3萬攝氏度,加上現在強效的冷卻係統,可以最高承受2.5萬攝氏度的高溫,但在2.5萬攝氏度的高溫中能夠正常工作的時間僅僅有十幾分鍾而已,如果這一溫度繼續升高的那麼飛行器就會被燒毀。按照這個溫度的測算,2.5萬攝氏度的區域大約位於太陽地表一下400公裏左右,如果飛行器這時候還強行的深入估計不超過1000米的就會被燒毀。
雖然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可以讓飛行器可以深入到太陽的地表以下,但現在的問題是信息傳輸還不能夠做到穿透太陽的表層,太陽的表層雖然相對而言溫度是低的,但也有足足的6000多攝氏度,這樣的溫度中很多的元素對信號的傳輸起到了極強的屏蔽和阻擋。現在的傳輸技術,最多也能夠穿透幾百米的太陽表層。之前我們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提前就進行了大功率強穿透技術設備的開發和研製,現在我們在這方麵的研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樣機已經製造出來了。
現在我們開發研製的這款強穿透信息發射係統的對太陽地表層最大穿透厚度是700公裏左右,完全可以穿透飛行器所能到達的深度。這台強穿透係統的樣機正在試驗階段,如果不出問題的話,能夠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完成所有的測試實驗,到時候就飛行器就可以深入太陽的而地表以下,並且隨時的向外界傳送信息,由位於太陽的表麵的接受衛星傳遞給,太陽近地軌道的衛星,然後再傳地球。
這是我們對太陽表層探索的第一步,先保證衛星能夠進入太陽的表層400公裏深處,對這個深度的太陽表層進行細致的探索和分析。但是現在我們的預期是,要向全麵的而了解太陽1000公裏左右的表層,就必須完全的穿透的它,讓飛行器對太陽表層所有的深度進行分區域的探測,分析其中的數據,才能最終解開,太陽能量輸出的減少的根本原因。
為了能夠把這項工作繼續下去,現在新的飛行器製造材料正在緊密的試驗之中,輸出功率更強大的製冷係統也在進行研製,我們的目標是,把飛行器的抗高溫能力提高到5萬攝氏度,保證飛行器在5萬攝氏度的高溫中至少正常工作30分鍾以上,這樣才能完成對太陽地表的全麵探測。至於太陽更深溫度更高的中層,以我們現在的科技研發能力,要想製造成更好的材料和更強大製冷係統,保守估計最少也需要十年的時間,但是按照目前太陽能量輸出降低的速度來看,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所以對於太陽中層的探索,我們就先不做重點的攻關課題,首先搞清楚太陽地表的情況再說吧!”海濤說道。
“很好,這是我最想聽到的消息,關於更新性的材料和冷卻係統大約需要多長的時間能夠完成研製。”王新陽問道
“總指揮,海濤剛剛提到的新型的材料和冷卻係統,現在是我們的主攻課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5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夠拿出用於實驗的材料和樣機,進行1個月的左右的試驗就可以完全確定新材料和樣機的可靠性,總算下來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史密斯闡述著新課題的預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