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棋局(1 / 2)

跪在地上的黑影,見到趙昀如此熱切的態度,不由心中一黯,澀聲道:“阿發數月以來,寸功未建,實在是該死以極,還請皇上責罰!”

趙昀一把將阿發扶起,和聲笑語道:“這百多日來,你屈身為奴,沒有功勞亦有苦勞,再說沒有發現未嚐不是最好的情況嗎?”

阿發聽聞此言,臉上方才恢複了一點血色,應聲道:“皇上所言極是,阿發隱伏長興縣易府數月之久,均未發現易府之人和太湖水匪有所瓜葛,至於和那山東李全,更是沒有半點聯係。不過也有可能是阿發無能,所以才沒有偵知內情。”

趙昀擺了擺手道:“以你的機敏和身手,又是無心算有心,如若易家、水匪和李全三者真有牽扯,必定不可能得不到半點風聲。”趙昀說到這裏,也是鬆了一口氣道:“太湖北臨兩淮,南依湖州,如若水賊和李全真的沆瀣一氣,隻要紅襖軍得渡淮水,在水匪和易家接應之下,之後便是一路無阻,數日之內便能兵臨皇城,可謂是心腹大患。現在得此確信,朕也可以放下一樁心事了。”

趙昀言畢之後,見到阿發似乎還有疑慮擔心之色,又是解釋道:“謀逆起兵須得兼備‘名、糧、兵’三者,紅襖軍乃是百戰之士,易家又是家財萬貫,若是再有大義名分在身,怕是真有大禍當頭。當日朕命你臥底易府,正是為了能知己知彼,料敵機先。可是今時已然不同當日,現今朝廷以雷霆之勢蕩平濟王趙竑謀亂,已令群賊喪膽,趙竑更是被軟禁於王府之中,稍有風吹草動,便能使出非常手段。紅襖軍和易家即便真的有所勾連,失去了濟王這個名分,也是鬧不出什麼風浪了。”

阿發心中一凜,趙昀口中對濟王的非常手段,恐怕就是指斬草除根吧,帝皇寶座之前果然沒有絲毫親情可言。此念在阿發心中一閃而過,臉上卻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情緒波動,而是開口問道:“依皇上之言,阿發不用再回易府了嗎?”

趙昀點了點頭,“長興之事已了,你先在京城中休息幾日,好好休養一下身子,稍後朕對你還有大用。”

阿發聞言隻是點頭稱是,卻沒有對自己的新任務追根究底,趙昀見狀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又是溫言誇讚了阿發幾句,才命其離開密室。

等到密室之中隻剩下趙昀一人,他才撫著大宋的地圖自語道:“除了阿七之外,朕的棋可都是要下到湖州去了,希望結果能讓那班史黨之輩大驚失色吧!”

×××××××××××××

正在趙昀謀局布子之時,長興大牢之內也有兩人在棋盤上對弈,牢房內收拾得一塵不染,平日裏昏暗的油燈也是換成了通明的燭火。能在牢獄中尤能有此待遇之人,自然隻有今日剛剛下獄的李知廉和吳師爺了。

李知廉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棋盤,緊蹙了許久的眉心終於鬆開,歎了一口氣道:“惠橋,我又輸了——”

吳師爺見狀淡淡一笑,若有所指地道,“棋局而已,若水莫要當真了。”

李知廉心照不宣地也是麵露微笑,吳師爺話中所指自然就是今日的牢獄之災,的確隻要家兄在朝中為援,這案子最後必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倒是不用太過掛心介懷。不過李知廉的笑意沒有持續多久,當他的眼神觸到旁邊牢房神情落寞的孤獨背影之時,心頭還是一沉,不由暗歎道,隻是可憐了這孩兒啊——

不消說李知廉所歎之人自然就是易仙妮,從被關入大牢以來,雖然因著李知廉的和徐大哥的麵子,自己沒有受過半點委屈苦楚,但是想到今日堂上摘下梅香鐲時徐大哥痛苦的眼神,就不由肝腸寸斷。自己背著他作出此等事情,隻怕兩人之間的情分也隻能緣盡於此了。

“仙妮,莫要多想了,一切都是為父的不好,你一天沒吃東西了,不要餓壞了身子啊!”

易仙妮此時愁腸百回,哪裏能有半分食欲,當下輕輕搖了搖頭。李知廉見狀還要相勸,易仙妮卻是岔開了話題,幽聲問道:“爹爹,女兒有一事不明,你明明早已知曉了我的身份,為何一直不來相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