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指腹為婚(3 / 3)

“你幹什麼?”楊婆子也是一驚,伸手把孩子接住,責怪李金貴道,“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家孩子天生會說話,奇材啊奇材啊……”

是啊,天生會說話,不是奇材又是什麼?那甘羅七歲當上宰相,可是我家孩子零歲就會說話,隻怕比甘羅都還厲害呢?李金貴接過孩子,心中除了吃驚就剩下喜悅了。

李家孩子生來會說話的消息像長著翅膀的燕子飛進了千家萬戶,人們都嘖嘖稱奇,暗歎不已,恨不能自己也有個這樣的兒子。老文夫婦更是高興,連白天也做著美夢:孩子長大成了宰相,在富麗堂皇的府邸,他們的女兒著紅袍、頂蓋頭,周圍高朋滿座,熱鬧異常……

李金貴明顯地感到自家的客人增多了,東村的王婆、西莊的毛婆像梭子似的來來去去,隔了幾天,南山的張家媳和北坡的羅家漢也直往他家跑,弄得李金貴都沒法出門打柴。那天,他拎起扁擔和斧子剛走到院門口,毛婆笑嗬嗬地攔住了他:“大兄弟,你這是去打柴啊?”

“對啊,打柴。不打柴老婆兒娃吃啥喝啥?”李金貴說完就要上山。

毛婆一把拉住他道:“大兄弟,我上次給你說的那個事你看咋樣?這可是好事啊!”

李金貴回答道:“毛大嫂,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孩子還小,現在說這事太早。”

“早,不早哩!我聽說東村的王婆和南山的張家媳婦都為這事往你家跑。”毛婆上前拽他的扁擔。李金貴無奈,放下扁擔道:“毛大嫂,我家兒子還小,這……這……你叫我怎麼說呢?”

毛婆道:“正因為小,秦家才看上了嘛!你家條件不太好,可是人好,秦家條件好,人也不錯,你們兩家要是結成親家,那可是好上加好。”

不是李金貴不答應,隻是他和老文有約在先,怎麼能拒絕老朋友而答應秦家呢?如果答應秦家,那不是背信棄義,叫鄉親們笑話嗎?李金貴無法對毛婆說明真相,隻得推辭孩子小,考慮婚事太早。

“大兄弟,為了這事我可是把腿都快跑斷了,你說孩子小,可秦家不嫌小啊!”毛婆見李金貴臉顯為難,似乎毫無緩和餘地,接著說道,“大兄弟,你要是不答應我,可也不準答應東村的王婆、南山的張家媳和北坡的羅家漢,要不你老嫂子說了一輩子媒,這臉可就丟大了。”說完又寒暄幾句,才心有不甘地離去。

真想不到,僅僅因為兒子天生會說話,這說媒的就擠破頭往自家屋內躥。李金貴又是煩惱又是欣慰。煩惱的是媒婆太多,打擾了他家的正常生活;欣慰的是兒子小小年紀,竟然美名外揚。

“哇哇……”兒子的哭聲仍然嘹亮,李金貴回頭望望自家房屋,背起扁擔朝山上走去。

“大兄弟!”忽聽一聲喊,麵前多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李金貴看到是他,心裏“咯登”一下:麻煩來了。

那人是北坡羅家的先生,誰家起房蓋屋,娶親死人,都要請他去幫忙寫字,他從來都是隨叫隨到。所以周圍人家都對他很尊重。他跟李金貴客套了一番,什麼天氣晴朗,宜出門,什麼出門打柴大吉大利等等,當李金貴有些不耐煩了時他才切入主題:“大兄弟,齊家的那個事兒你看……”

“羅先生,羅先生,孩子還小你就先別提了吧。我今天要去打柴的啊,不打柴老婆兒娃吃啥喝啥?”李金貴真的很無奈。

哪知道羅先生卻說道:“我就是讓你打不成柴。”

什麼,就是讓我打不成柴,這不是不講理嗎?李金貴好像被人當頭一捧,頓時緩不過氣,他吃驚地望著羅先生:“你……你……”

羅先生哈哈一笑道:“我就是不讓你打柴。你想啊,隻要答應了齊家的事,別說你隻有一個老婆孩子,就是再有十個老婆十個孩子,齊家也養得起啊?大兄弟,答應吧,這好事可是打著燈籠難找的呀!”

又是一個說媒的,可我怎麼能對不起老文呢?

“羅先生,真對不起,我……我……實話對你說吧,我家李商義已經訂下了。”為了避免此後永無寧日,李金貴不得不說出實情。

羅先生吃了一驚,問道:“秦家、周家,還是史家?”

“都不是,是文家,是老文的女兒。”李金貴顯得很無奈。

“老文?哦……你們從小玩到大……怪不得怪不得,哈哈哈……”羅先生點頭不止,突然放聲大笑,好像是自嘲自己明白得太晚。

羅先生終於走了,望著他消失在山路上的背影,李金貴如釋重負: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說媒的來打擾了。

“哇哇……”兒子的聲音又灌進了他的耳朵,像二兩酒似的使他深身有力量,他左手拎扁擔,右手提斧子,大踏步地朝林深樹多的大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