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發之時,一名紫衣青年領著一群人過來,即刻便化險為夷。
很久之後,她才知道,那紫衣男子,便是頗有賢名的北靜王水溶。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他。當時她受了一番驚嚇,所以並沒有仔細觀察那個紫衣人,隻淡淡瞧了他一眼便罷了。心中覺得,這人的氣質風度與眾不同,應是個極難得的男子吧?
然後,她便昏迷過去了。
之後醒來,北靜王自然早就不在了。那時,雖然心裏很感激,但她以為,北靜王不過隻是她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一個路人罷了,並不值得在意的,便漸漸地,漸漸地淡忘了這段際遇。
重回賈家後,她從雪雁處得到了一個消息,近年來,京城裏聲名鵲起的天香樓和夢蘭軒,原來是父親身邊的舊人代她置辦的產業。她突然生出一絲心安:原來,在京城,她另有一個家。便是離開大觀園,她也有容身之所呀。
因為林雲要回蘇州,雪雁便離開賈府,出外打點事務。
她暗歎,果然是個能幹的女孩,父親所見不虛呀。
那時,她尚不知,原來雪雁已經與西寧王妃相識,並於西寧王府與北靜王水溶再次相遇。
流年似水,不知不覺中,一年就過去了。次年春天,大觀園裏發生了“紫鵑試玉”的故事。紫鵑以她要回蘇州來試探寶玉,寶玉知道後,如五雷轟頂,生了一場大病。
之後,紫鵑歎寶玉心實,待她有情有義。雪雁卻說,倘若寶玉真的是個有擔當的,心裏隻有姑娘,天涯海角都可以追隨著姑娘,又何必如此呢?
她起先不甚在意,但心裏卻漸漸生出一絲感慨,倘若,她真的要離開這兒,寶玉能否放下賈家的榮華,陪她到天涯海角呢?
雖然並沒有問寶玉,但心中閃過一絲了然,絕不可能吧?
不久,薛姨媽過來探望她,竟然說要替她與寶玉牽紅線。那時,心中的確有了一絲淡淡的歡喜,畢竟是青梅竹馬走過來的,若是能成緣,也是很好的吧?
不過,薛姨媽隻是嘴上說說罷了,並沒有任何行動。原來,薛姨媽心中自有算計。她想將自己的女兒嫁進賈家,便先過來試探她,穩住她的心。
之後,二舅母的心意慢慢顯露。二舅母心裏,顯然是中意薛寶釵的。外祖母自然是偏向她的,想將她許給寶玉。
為了這個,府內漸漸勢成水火。
而與此同時,寶玉人長大了,卻依舊隻在內幃廝混,房內也有了襲人這個姨娘。倘若成緣,婚姻得不到二舅母的認同,還必須與襲人和平相處,並且,還會有其他的姨娘相繼出現吧?將來的日子,必定很難幸福吧?
漸漸地,心灰意冷。
此時,雪雁常府外的拿各樣生意和她商討。生活另有了寄托,她便慢慢地,開始疏遠寶玉。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有一日,寶玉過來探望她,提起了那個漸漸被她遺忘在腦海深處的男子——北靜王。原來,西北有變,西寧郡王和北靜王自願請旨西征。
寶玉依舊懵懵懂懂,對北靜王的行徑不屑一顧,反而還冷嘲熱諷了一番。她聽不過去,終於與寶玉起了衝突,替北靜王辯駁了一番。後來,她心裏對北靜王漸漸生出一絲敬意。他竟能如此心係百姓,忠心為國,真是不負少年賢王之稱呀。
那時,她尚不知,北靜王征戰西北,不僅是為了報國,還是為了,她。
這時,一直與她情同姊妹的鳳姐兒那邊出事了。大舅舅把十七歲的秋桐賞給賈鏈做妾,賈鏈喜歡得不得了,漸漸冷落鳳姐姐。鳳姐姐心灰意冷,臉上常帶著一絲哀愁。她不禁心生感慨,如果,鳳姐姐嫁的不是賈璉這樣的風流紈絝子弟,而是嫁給一個性格溫和而又真心愛惜她的男人,那麼,她一定仍是個溫柔嫻雅的女子,與相愛的人舉案齊眉,攜手白頭。
三妻四妾,是大戶人家常有之事。寶玉年未成丁,便已經有了襲人。今後,還會再有其他的妾吧?
心有些迷茫,她的未來,究竟會如何呢?
次年正月末,迎春出嫁。迎春姐姐回門那天,紫鵑與雪雁在她耳畔提起北靜王。說北靜王有了心儀之人,心裏眼裏隻有那個女子,非卿不娶,隻願一生一世一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