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0章(2 / 2)

二月十二日的花朝節,是她的生辰。父親給她取名黛玉,視如掌上明珠,從小便把她當作男子教導,請先生教她識文斷字。母親亦疼如珠寶,每日裏對她嗬護備至。隻是,她生來體質孱弱不堪,常常讓父母擔心。

記憶裏,父母一直都伉儷情深,相敬如賓,兩人眉目間似乎帶著一絲特別的情感。後來,她漸漸長大後,才懂得,那是情愫。仔細想想,那份情愫,雖然淡,卻也極深刻,已經浸入了兩人的骨子裏,足以溫暖彼此一生。

美中不足的是,父親一直無子,母親產下她後,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因為子嗣,父親不得已,便納了幾房姬妾。母親是懂父親的,所以並不生氣,待姨娘們情同姐妹。後來,有一個姨娘終於有了身孕,產下了一個男孩。母親視如己出,抱在自己身邊教養。隻是,弟弟身子單薄,不久就去世了。母親萬分傷悲,加上身體一直怯弱不勝,竟然病倒了。

那時,她日日不離母親身邊,端茶喂藥,服侍母親。但母親終是沒能撐住,熬了幾個月,便與世長辭了。她在靈前盡孝,哭得哀哀欲絕。父親痛失愛侶,也病了一場,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

住在京城的外祖母知道母親離世,便打發人捎來消息,要接她進京。她舍不得離開父親,想要守在父親身邊,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卻說自己身體漸弱,再無續弦之意。賈家有老太太,是她的嫡親外祖母,又有眾姐妹可以聊天解悶,堅持讓她進京。她隻得含淚答允下來。

不久,外祖母打發的八個嬤嬤和家人到達林府。她淚水漣漣地辭別父親,帶上王嬤嬤和不滿十歲的雪雁,坐上了前往京城的船隻,開始了她的客居之旅。

那時,她尚不知道,這個大她一歲的丫頭雪雁,會在她今後的人生中,起到那麼重要的作用。

坐了一個月的船,她棄舟登岸,在仆婦的簇擁下前往賈府。一進榮國府,外祖母便將她摟入懷中,心肝兒叫著大哭。她亦大哭了一場,方才略略止住,與房內的舅母和眾姐妹見禮。

她早知賈家有一個表兄,銜玉而生,名叫寶玉,比自己大了兩歲,卻極頑劣,不喜讀書,隻喜內幃廝混,又因外祖母溺愛非常,故無所不做,無人敢管。傍晚時,一群丫鬟簇擁著著一個身著華衣的少年過來。那少年便是賈寶玉了。其人容貌秀美,舉止文雅,竟是個極出眾的人。

外祖母對她嗬護備至,將身旁的一個名叫鸚哥兒的二等丫鬟送給她使喚。她亦極喜歡這個溫柔可人的女孩,便給她改名為紫鵑,帶在身側。當晚,在外祖母的安排下,她住在了碧紗櫥內,寶玉則住在了碧紗櫥外。自此,她便在賈家住了下來。因為外祖母心裏對她與寶玉的態度一般無差,她便與寶玉同吃同住,日日耳鬢廝磨。兩人是真正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住在這個禮儀、規矩太多的家庭,外祖母對她萬分憐惜,幾個姐妹待她極好,其他人卻都罷了。有些眉高眼低的下人,麵上雖不露出來,但背地裏的閑言碎語是極多的。二舅母麵上雖然一團和氣,但態度疏離而冷淡。縱然她並不太在意這些,但心裏仍舊生出一絲悲傷:原來,寄人籬下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衣食皆得仰人鼻息,便不得不看人家的臉色行事。

這種情形,在二舅母的嫡親姐妹薛夫人帶著她的女兒——寶釵進京後,更是顯而易見。

薛寶釵比她大三歲,容貌秀美,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紅。進退之間,頗為有禮。寶釵長於周旋,不久便已經得到了府中上下眾人的喜歡。連一向與她形影不離的寶玉也被吸引住了,常抽空到寶釵處的噓寒問暖,忙得不可開交。

時光輕逝如水,這樣地住了幾年後,父親病重,打發人來接她。得知此訊,她心急如焚,一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地趕回揚州。行程中,一直隨侍在她身側的雪雁暈船昏迷,兩日未醒。醒來時,眉宇間帶著一絲神采飛揚,語氣神態也與平日裏迥然不同,仿佛,自己並不是身份低微的丫鬟。她素來心細,見了這種情形,便在心中暗自稱奇。這個丫頭,真的很特別呀。

回到林府,見到久別後的父親,她一陣心酸。父親病情嚴重,神情憔悴,已經老了很多。她每天都去父親房中,請安侍奉。同時常在心裏暗暗祈禱,父親,你千萬要挺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