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殺人(1 / 2)

紅玉聽的雲裏霧裏的,不過也沒敢多問。第二天,朝廷上就發生了一件無比奇怪的事情,不管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居然一致同意了出兵三鎮,而且,主和派推薦的領兵將領正是李綱。

紅玉想了想,漸漸的明白過來,主和派這是要借刀殺人,李綱如果戰敗,該落井的石頭他們都已經預備好了,他如果勝了,一時半刻也回不了朝廷,將來的事情還是他們說了算。

好毒的計策!太後未達目的可是把兩派都利用上了。

世瑤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能以李綱一人換取援兵,這買賣自然做得,至於李綱的將來,那也隻能看他自己了。

李綱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主和派的毒計,他思來想去覺得自己不是能率兵打仗的料,一再的跟皇帝表明心跡。

“此前的保衛汴梁雖然取利,但也隻是憑著堅固高大的城牆以及高昂的士氣,據城死守罷了,功勞全在守城將士身上,臣不敢居功。”李綱當殿說道,“馳援太原臣義不容辭,然而宣撫一職臣不敢擔當,還請聖上另派主將,臣願牽馬墜蹬、鞠躬盡瘁。”

皇帝在朝廷裏的確不願意用李綱,嫌他礙事,但是,信任卻是另一回事兒,趙桓深知不是李綱的話他的皇位不可能來的那麼順利。派出去領兵的人,除了李綱還真是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滿朝文武隻卿家最忠心為國,汴梁保衛戰也全虧了李卿家,卿家深懂得治軍之道,大軍交給卿家朕才能放心。太原如今危如累卵,卿當即日啟程,朕在宮中等候等候卿家,為卿大擺慶功宴。”

皇帝這話說的情深意重,李綱連推辭的話都說不出口,可是,長途馳援,打的是野戰,沒有堅固的城牆可守,也沒有充足的糧草作為支援,他來當這三軍統帥,隻怕是誤國誤民哪!

李綱不怕死,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不能帶著幾十萬大軍去曆險,三鎮的百姓,還等著救命呢!

李綱想來想去,隻能拚著得罪皇帝了,他上了奏折,請求乞骸骨還鄉。

據說皇帝看了奏章之後,一句話沒有說,沒人知道他是生氣還是失望,但是,這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很多人都替李綱捏了把汗。而李綱也豁出去了,他見天子沒有任何反應,連上了十幾道奏折,這個架勢是非要還鄉不可了。

世瑤聽著這幾日的消息,冷笑連連。李綱不去太原,倒是也明白自己的分量,可是現在這個情況,他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他得把幾十萬西軍帶回西北,等回去之後,他這統帥就是要也可,不要也可了。

“把這個替我送到李相公府上。”

世瑤遞給紅玉一張信箋,上麵隻寫了兩個字,杜郵!

“娘娘,這是什麼意思?”

“李綱會明白的。”

“可奴婢需要隱瞞身份?”

“不必。”世瑤搖頭說道。

李綱飽讀詩書,一看這兩個字就明白了,“杜郵之賜,白起蒙冤”,來人是暗示他如果繼續托病不出,皇帝會像秦昭王對付白起那樣對付他。

李綱心中感歎,他若是有白起那樣的能力,何至於出此下策,他哪怕有一半的把握,現在也帶著大軍殺奔太原了。可是,若當真因為這樣的原因被皇帝賜死,那樣實在是太過冤枉,而他死了也不要緊,還有什麼人能站出來匡扶社稷。

“來人現在何處?”李綱看了半天,也沒辨識出筆跡。

“回相公的話,來人遞了這信箋就回去了。”管家低頭說道。

“還說什麼了?”李綱急問道。

“隻是跟門上這信箋關乎到相公的前途性命,必須要送到相公手上,還給了門上一個紅封兒,出手甚是闊綽。”

究竟是什麼人呢?李綱想不通。

“對了,相公,來人是個女子,聽門上的家人議論,好像是瑤華宮那位貴人身邊的人。”

李綱心想,若真是瑤華宮出來的,那倒沒什麼可疑心,孟皇後雖然被廢,但是其為人處世,堪稱皇室的楷模了。李綱不禁想到,皇帝在孟氏身邊長大,若是學的孟氏一半的硬氣,國家也不至於搞成現在這個樣子,而孟氏若是能有個親生的兒子,想來不至於如此,這可真是國運不濟!

然而,即成的事實,想也無用了,他仔細權衡了一番之後,隻得惶恐受命。

既然決定去做了,李綱就是拚了命也得把這事情做好,而打仗必然是要用錢的,目前這情況沒有一百萬的軍需物資這仗怕是應付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