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體麵丫鬟(1 / 2)

留蘭和易安之又聊了一些洋芋和玉黍米在生長過程中的表現,之後易安之又問起他們家生意上的事,順帶著又提起了易記小食館。

之前留蘭費了好些心思,也沒幫陶掌櫃想出新的小食來,隻在現有的小食上提了幾個建議,延伸出了幾種不同的口味,後來又把文清調製出的燒烤調料拿出來,為其增添了麻辣、醬香兩種口味,易記小食館近兩個月的生意也有所好轉了。

“……鴨頭、鴨脖、鴨翅、鴨拐、鴨腸、鴨舌、鴨掌、鴨心、鴨胗,都可以的,就用醬肉的鹵水料醃製,然後風幹、烤製,味道一定很不錯。尤其是鴨脖子,鴨子整天尋吃覓食,脖子一伸一縮的,上邊的肉特別勁道。也可以多加一些香辣調料,辣口不辣心,肯定能成為下酒佐食的美味小食……”

留蘭又與易安之說起了前世百吃不厭的辣鴨脖,她隻負責說,不負責做,易家小食館的當家師傅孔嚴雖然不擅創新,但秘製醬料的功力還是頗為深厚的,說不定這能調製出香、辣、甘、麻、鹹、 酥、綿等多種口味兼備的調料。

易安之看著留蘭臉上的熠熠神采,嘴角的笑意也加深了幾分,“如你所說,鴨子身上通常被人棄之不用的地方,倒也成了美味了。”

留蘭小得意地挑了挑眉毛,“那可不是,不僅如此,用醬製鴨脖等餘下的醬料再醬製豆幹、豆皮之類,也會帶著鴨子的鮮香味道呢。”

易安之不由好奇,“這些東西,你都是怎麼想到的?”

“呃…”留蘭覺察到她又犯了得意忘形的毛病,愣了好一會兒,才道:“之前在上林鎮的時候,認得一位姓張的大叔,他們村子裏大多數人家都養魚養鴨,我是聽他說起過,但他們的吃法簡單多了,都是把鴨子放到鍋裏,放上各種調料煮著吃。我就想,孔師傅既然能做出那麼好吃的醬肉,換做是鴨子,味道應該也不錯吧。”

易安之正待再開口,卻聽敲門聲傳來,隻好閉口不言,眸中閃過幾絲幾不可察的不悅之色,沉聲道:“進來。”

留蘭聽到門被推開,扭頭一看,見是一位穿著茶綠色紗裙,腰上係著玉色淩綃汗巾的丫鬟舉步踏進門檻,看年齡,大約十八九歲,眉眼精致,碎步走來,別有一番風流韻致。她往留蘭這邊看了一眼,青黛眉一挑,卻隻笑笑沒有說話,轉而向易安之道:“七爺,這會子日頭高了,您又忘了把窗子關上。”

語氣裏竟然帶著幾分嗔怪。

留蘭訝然挑眉,目光往易安之臉上轉了轉。

易安之嘴角依然含著淺笑,眸中卻不見一絲笑意,抬手端起桌上的雪耳茶,垂首輕啜起來。

那丫鬟微怔,瞬間又恢複了神色,輕輕移步到窗前,抬起如剝殼筍尖般白潤細膩的素手,搭在兩邊的窗欞上,袖口下滑,露出腕上一隻盈綠的鐲子,陽光落在鐲子上,折射出一道異常明亮的光線,剛剛好射在留蘭的臉上,她不由抬手擋了擋,

手再放下來,窗戶已經被關上了。

那丫鬟又回轉身,目光先是落在易安之身上。

易安之卻依然垂著頭,一口一口輕輕啜著乳白色的茶湯。

那丫鬟臉上閃過幾絲失望,目光再轉向留蘭的時候卻又喊了恰到好處的淺笑,微微一點頭,出了門,又輕輕把門掩上。

腳步聲漸漸遠去,易安之才又抬起頭來,笑問道:“剛才說到哪兒了?”

留蘭正回味著方才那丫鬟的一舉一動。

她一早就知道易家並沒有這般年紀的小姐,才先入為主的把她認作服侍易安之的丫鬟,可看她的衣著做派,心裏卻又產生了懷疑。

易家的丫鬟,難道比祝家、紀家等新富階層家的小姐還要出色幾分?

她也見過跟著顧雲寧的丫鬟,更見過其他與易家齊名、甚至比易家地位更高一些的人家的丫鬟,比如蕭家,百年書香世家,祖上曾出過相國,往品香坊買雪冰奶凍的那一位,據說是蕭家大小姐跟前最得意的丫鬟,也被方才這一位比下去了。

更奇怪的,是易安之的態度。

留蘭不由往易安之臉上多看了幾眼,卻見他又恢複了沒有被打擾之前的神色,又聽得他發問,才猛然回過神來,搖頭道:“我也忘了。”

其實並沒忘,隻是不打算繼續談那個話題。

易安之一笑,也不再追問,眼瞼一垂,換了個話題,“大伯母帶著大嫂和錦亭往京城去了。”

留蘭一愣,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他話裏的意思,猜測道:“大爺留京了?”

易安之看了她一眼,眉心淡攏,微點頭道:“翰林院侍書,正九品。”

翰林院,侍書,正九品。

這三個詞,分開來,留蘭都懂,但她不了解當朝官製品級,不好判斷這是個多大的官,但至少明白了,易謙之留京為官了,易伯襄的計劃又進了一步。

難怪她碰見的丫鬟仆從都是那般神色,主家將有大的變動,他們做下人的何去何從還未曾得知,難免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