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行四海 夢幻天鵝湖(1 / 1)

2011年1月13日,我來到位於山東榮成的天鵝湖,靜靜地站在覆蓋著白雪的湖邊,望著眼前一群群美麗的精靈,享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兒時讀過的童話中,有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在民間俚語中,有“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語句,人們對天鵝不吝冠以高貴、聖潔等讚美之詞。天鵝,到底是什麼樣子?我的心裏,充滿了對它的期待與好奇。

第一次見到天鵝是在上海動物園。當時我還在上大學,專門去逛了這個當時號稱全國最大的動物園。動物園中間有一個湖,岸上和水裏到處是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水鳥。在這些水鳥中間,有幾隻白鵝在慢慢地遊弋,旁邊有人介紹說這是天鵝——我卻覺得比較像農家養的家鵝,彼時眼前的天鵝與想象中的天鵝差距太大,我感覺有些失望。

出威海驅車東行近一小時後,村莊漸漸稀少,原野裏到處是皚皚白雪,海灣時隱時現。路邊的村裏佇立著一棟棟不同我以往所見的房子:尖尖的房頂用海草鋪成,牆用石頭壘就,透著一種古樸厚拙的氣息,與周圍的環境渾然天成,似乎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當地陪同的朋友介紹,這叫“海草房”,是當地最有特色的建築,裏麵冬暖夏涼,現在不少老人仍然喜歡住在這樣的房子裏。

“看,天鵝!”有人驚喜地喊起來。

隻見不遠處的天空中,有幾隻白色的大鳥輕盈地劃過。

前行不久,一個寫著“煙墩角——大天鵝攝影之家”的巨型廣告牌橫在眼前,我們知道,天鵝湖已經不遠了。

汽車沿著一條海汊子徐徐前行。由於是退潮時間,海汊裏已經沒有多少水,一群群的海鳥低著頭,在急急地覓食,並不理會我們這些過客。

汽車在一個有欄杆的大門前停下了。一個保安模樣的人走過來,看了看車裏麵的情況,又讓司機打開後備廂檢查了一番,才揮手放行。

過了大門口,眼前豁然開朗:隻見一個弧形的海灣裏麵,遊蕩著一群群的白天鵝。

我們下了車,站在岸上貪婪地欣賞著眼前夢幻般的美景:時近中午,冬日暖暖的陽光灑在無風的海麵上,泛出粼粼金光。白天鵝們或伏在水麵上,把頭插進翅膀裏一動不動;或兩隻為伴,如影隨形,追逐嬉戲;或昂首向天,拍打著翅膀在水麵上跳躍,盡情舞蹈。

靠近水邊,老人、少女、兒童拿著一隻隻塑料桶,把桶中的玉米一把把地撒向眼前的天鵝。天鵝們伸長著脖子,興奮地鳴叫著,爭相湧過來,人和天鵝近在咫尺,觸手可及。有的天鵝脖子上帶著項圈,標號也清晰可見,這是保護它們的人們在進行跟蹤研究。

水邊、岸上,早已有專業攝影人士架起了一台台相機,在靜靜地等待,默默地欣賞。

我也忍不住拿出隨身攜帶的相機,小心地走在厚厚的積雪上,輕輕地湊到水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拍攝角度。

整個海灣,隻有天鵝清脆的鳴叫,沒有人高聲喧嘩,似乎怕擾亂了眼前這如夢似幻的美好場景。

人與自然,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