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真武劍閣篇(十一)(1 / 3)

一個月前,江湖上暗潮洶湧——

這時候,葉銘大概還在魔劍事件中忙活,對家鄉的事毫不知情。

此時西川發生小規模的叛亂,幾千人的亂子,也不是啥大事,明廷調兵遣將打算在事情擴大之前武力鎮壓。結果,軍隊剛到,駐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去叫將軍吃飯的時候,發現這人以後永遠不用吃飯了,腦袋沒了。

隻要不是白癡都應該知道這不是自殺,就算這人性格比較豪爽,但自殺的姿勢也不應該那麼爽,一刀就把自己腦袋砍下來了。於是這仗就沒法打,大將被暗殺的消息又送回了京城,一來二去,滿朝震驚,錦衣衛傾巢而出調查真相。

這件壯舉到底是誰幹的,遠在北京的那群當官的肯定說不清,但就一些蛛絲馬跡看來,這至少得是個武林高手,隻不知道是哪個門派的人。於是,隻好找當時西川周邊的大門派——

西川周邊的門派,劍閣威名日盛自不必說,唐家堡、青城、昆侖這幾派也都是有不少年根基的大門派了,當即就被列入調查範圍內,一家一家去查。

當年應該是沒有查水表這一說的,不過錦衣衛叩門的威力顯然大過管道工檢修,幾個門派都隻好接待。雖然幾派都展現了不願留名的雷鋒精神,但他們不知道錦衣衛門的行事標準一向是“寧殺錯,不放過”,根本不管你說什麼。

你說你不是凶手,人家點頭,你說你會協助調查,人家還是點頭。不過人家是來調查的,查來查去總要有個結果,拿死工資的人沒有對真相的求知欲,隻在乎任務的完成度。所以,錦衣衛雖然幹著偵探幹的事,但卻沒有那些偵探們的境界和追求,回去之後該幹嘛幹嘛,該說啥說啥。

這就麻煩了,幾個門派一下就遭了災。不久後,身負任務的上百大內高手接到任務,離開了京城,西行入蜀。還好這幾派怎麼說都比明朝創立的要早,不至於這麼快就被滅,所以這批人沒有成功,也沒有一個平安走回去。

但青城、昆侖、唐門、劍閣都為此元氣大傷。青城派最為慘烈,老一輩門人幾乎死絕,剩下的都是些小年輕。

誠然,多事之秋,先不說武林上那群愛生事的渾人會不會來落井下石,光是現在朝廷的攻勢也怕抵受不住,青城派為了穩定人心而掩蓋了這一事實真相,也就沒有聲張。所以這件事的知情者寥寥無幾,青城掌門人於白風自然是知情者之一。

但老天爺似乎還覺得這事的知情人士過多,又弄死了一個——這個人叫於白風。

青城派掌門人原來早就死在了那場突襲中,現在來到劍閣拜訪的人,其實是於白風的弟弟於清風,這就是傳說中的:替身。

要說這兩兄弟的相似度,其實並不很像,但這點瑕疵用江湖手段加工一下就差不離了。

而且所謂掌門人,本來就喜歡長年累月地呆在不見人麵的地方保持神秘感(比如陶成),隻偶爾出來亮個相蹭一下存在感,所以年輕的弟子甚至很少見到,別說分清區別,外人更不可能辨識真假。

不過相貌可以很像,武功是沒法複製的,這兩兄弟武功修為有所差距,於白風是內外兼修,於清風卻是個養生派,隻修內功,不練招式,隻要一動手,真假立判,這就是他白天口出狂言卻又不敢動手的原因。

…………

劍閣的客房裏,於清風在床上盤膝而坐,雙手抱頭苦惱——

他來劍閣,是有目的的:在大內高手的襲擊下,有一小部分門人突然找到了前途所在(也就是投降),叛離師門,加入了朝廷陣營。這才發生了兩派聯手朝廷襲擊劍閣的事,於清風借於白風的身份前來,正是為了解決這一誤會。

“俺其實不是掌門……”

不過這話他是不能說的,因為他身邊的弟子們都指望著他能以掌門人的身份來跟劍閣掌門人解釋清楚前幾天的誤會。隻不過他自己也沒想到,劍閣這個小屁孩居然有這等本事,本想用得意的內力修為隨意嚇嚇葉銘,再留兩句客氣話了事,好歹自己跟他師父是平輩論交,這點麵子不至於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