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論禮貌:優雅的力量(2)(3 / 3)

所以,上流社會的內部還存在另一個精英的集中團體。在這個團體裏,每個人都擁有最優秀的品質,最完美的禮儀姿態。正是他們的光芒,讓上流社會變得越發令人神往。而若是我們細細檢查上流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用對禮貌的要求去一一審閱他們。我們就會悲哀地發現,他們之中實際上沒有一個人能夠符合禮貌的標準,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紳士淑女。盡管良好的教養讓他們在舉手投足間優雅非常,可是一旦麵臨具體事件,他們的鄙陋就展露無遺。而這種美,實際上並不需要任何的學習或者習慣來印證,他們本身的存在就是美。

同樣的,在文學作品中,那些崇高的人也非常罕見。比如在司各特的筆下,盡管那些國王王後們、那些貴族們,能夠在辯論的時候妙語連珠,能夠在爭執的時候巧妙地運用言辭,但是一旦對他們的對話反複閱讀,就會發現那都如同豆腐渣般令人厭煩。當然,在這一領域中,莎士比亞是個例外。在他的筆下,人們能夠充分享受對話的樂趣,並能夠在仔細琢磨,細細品味之後,覺得回味悠長。

一個人一生之中,能夠感受這樣的美的機會很少,最多也隻有一兩次。在高尚禮貌的定義裏,形體美高於麵孔美,行為美高於形體美,精神美高於行為美。人們熱愛的雕刻和藝術,比起這種行為來的樂趣,還是要欠缺些許。人類都是渺小的,但是人們可以通過精神的創造放射出自己的偉大。

我曾有幸遇到一個人,盡管他來自上流社會,行為舉止也充滿那裏的禮儀,但是我可以從他的眼睛裏看到堅定的信念,強烈的自信,堅毅的神情。他是真正的紳士。他能夠主宰這個世界,他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無盡的美。不管麵對什麼,他都從容不迫,穩步向前。

男人一旦走出家門,他就喜歡將自己的權力加以實施。但是實際上,他們本身缺乏耐心,尤其不擅長處理瑣碎的事件。而女人們覺察到了這一點。她們發現,大部分的男人在這方麵都相當愚蠢,有時候還特意做出某些看似優雅的舉動,實際不過引人發笑。

美國對於女性相當尊重,若是一名女性試圖成為領導者,我們也不會多加幹預。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風氣,我認為根源在於女性本身的優秀。女性們既有耐心,在某些方麵又能表現出男人不具備的大方、瀟灑,考慮事情時總能展現出其出色的全局統籌能力,她們堅定地走著自己的道路,不斷往前,而這條路並非迎合社會標準,而是真正屬於她們的路。這一點,就連那些算計她們的鄙薄的人都能夠察覺。因此,許多改革家不斷要求,讓女性從事更多的社會工作,比如法律、政治。而一旦男人本身的淺薄蓋過他們的才能,相信來自女士的“騎士精神”就會應運而生。

當然,社會中必然也有著那樣的一群女性:她們優雅得體,積極妥善地籌備晚餐,點好蠟燭,將鮮豔的花朵放入精致的瓷瓶之中。在她們的手下,紅酒汨汨流入剔透的酒杯;在她們的調動下,人們用適當的聲音優雅交談;在她們的引領中,人們享受來自音樂的美妙。正是由於她們,我們在晚宴之後的一天或者一周裏,能夠始終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或許,我們還能創造出美麗的詩篇,用精巧的言辭去一一描繪晚宴的精彩,女性的美麗。

她們,能夠讓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感受到屬於社會這個團體的美好。她們具備著如此自然的能力,將所有的悲痛一一撫平,將所有的創傷一一治愈。她們的言談舉止高貴優雅,能夠媲美一國的公主;她們本身,就是那七大詩人的傳世之作。她們本性善良,不喜歡思考,更喜歡用感情的方式去理解每一個人、照顧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歸屬。她們用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和無限的活力去創造,去完善這個社會。她們堅信著:人們一旦與品性高貴的人來往,他們本身也會變得優雅起來。也是由此,她們不斷將人們彙集到一起,不斷篤行這個信念。

對那些把人們現代的研究成果當做是科學玩笑的人來說,以上所述不過是看上去很美而已。對那些觀察者來說,美的地方就不同了。若是那些躍躍欲試、希望成為時尚承認的人的青年,對此則完全是另一種情緒了。挫折會讓他們明白,時尚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是蒙著一層紗的產物。但若能夠讓它給予許可,那即是社會承認自己的偉大。也是因此,青年們對此總不乏激情。但事實上,隻有當美德來臨之時,時尚的大門才會自動打開。

若是青年們想要逃避這種低迷的情緒,不想麵對眾人的議論,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將自己的家搬到幾英裏外。這是因為時尚的圈子其實很小,也就那麼幾條街幾個路口的範圍,在更多的地方,時尚其實毫無作為。比如戰場、農莊、鄉村、市場、科學、文學,在這些領域裏,時尚完全不能起到任何影響。